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迈克尔•伯斯金:债务-增长之争

    最近,经济学家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罗格夫(Kenneth Rogoff)2010年论文中的错误引起了一番争论,这对于24/7新闻周期需求和围绕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财政政策的不利政治环境来说是个悲剧。在他们的论文《债务时期的增长》(Growth in a Time of Debt)中,莱因哈特和罗格夫估算,当公共债务/GDP比率高于90%时将伴随增长的大幅下降。但这一结论存在代码错误,这一错误被麻州大学一位研究生发现了。纠正之后,这一效应小了很多,但仍具有经济学意义。

  莱因哈特/罗格夫论文只不过是揭示高债务水平带来高经济风险的大量学术文章的一小部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因果关系:经济的状态显然影响着财政状况,正如税收、支出、赤字和债务可以影响经济增长。

  经济学中的研究错误并非稀罕事,但它们通常在早期阶段就被发现了,我付梓前的草稿也出现过这种情况。有时错误直到成为工作论文之后才被发觉,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的论文就属于这种情形;也有可能在发表后才被发觉,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罗(Ken Arrow)就遇到过这种情形,他在证明他著名的不可能定理时犯了一个错误,不得不做出纠正。

  经济学家使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财政问题:固定风格的分析模型、适用加总数据的宏观计量模型(比如美联储、欧洲央行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所用的)、关键参数的实证估计(比如支出乘数)、矩阵自回归、历史研究,等等。每种方法都有优势和劣势,严肃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不会依赖单一的研究;他们会以全面证据为判断依据。

  因此,没有理由大做文章,过度渲染一篇论文的影响力,并试图利用其错误质疑对高水平债务的合理担忧(更不用说中伤作者了)。

  大量赤字通常是不受欢迎的,但有时赤字可以是良性甚至受欢迎的,比如在衰退、战争期间或是被用于为生产性公共投资融资时。在正常时期,赤字会挤出私人投资(也可能挤入私人储蓄和/或外国资本),从而抑制未来增长。相反,在深度、长期的衰退中,在央行政策利率处于零下限(zero lower bound,ZLB)时,理论上时机恰当的合适财政反应将是有所裨益的。

  但政治过程可能导致不恰当的时机或不合适的反应——专注于转移支付而不是购买、超边际退税(infra-marginal tax rebate)和无法通过成本-收益测试的支出——在短期毫无成效,并在随后造成严重伤害。美国在2008年实施的刺激并没有让消费提高多少,而2009年的财政刺激花好几十万美元才能制造一个就业岗位——比中位工资高出几倍。

  我们应该实施对经济短期有益且长期成本合理的政策,否则就应该拒绝实施。这听起来很简单,但这比欧洲和美国政客近年来为自己设定的障碍高多了。

  我估计了美国当前和计划中的债务增加(其中在退休金和医疗卫生方面支出的爆炸性增加占了大头)对GDP的影响。我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估计债务对增长的效应:一项取自更新论文的更小的莱因哈特/罗格夫估计;一项广泛使用的IMF研究,该研究得出的影响较大(它处理逆因果关系问题);一项相关CBO研究;以及一个关于政府债务挤出有形资本的生产函数。结果相当接近:除非福利成本得到控制,否则由此导致的债务上升将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让美国生活水平下降20%左右。

  确认性统计证据表明,高赤字和债务会增加长期利率。该效应在赤字和债务水平超过温和程度以及经常项目赤字较大时较大。上升的利率可能阻碍私人投资,而这会降低就业和工资的未来增长。

  大量研究表明,政府支出“乘数”虽然在ZLB时较大,但下降很快并会由正转负——甚至在经济扩张期和家庭预期ZLB时期后税收提高时保持负值。与增加支出或暂时性、超边际退税相比,持久性减税和边际税率降低更有可能提高增长;成功的财政整合更强调支出削减,其重要性五倍或六倍于增税;在经合组织国家,支出削减导致衰退的可能性比增税更小。

  有人指出,通过渐进式持久减支进行的财政整合对高债务国家来说是扩张性的,有历史先例为证。也有人坚持认为目前暂时性增支能提振增长。两者都有可能是扩张性的——也有可能都不是,取决于细节和环境。由于许多国家在同时实施整合,利率已经处于低位;而对美国来说——它占据着全球经济总量的20%多,并发行着全球储备货币——谨慎地从其他财政历史经验中归纳教训才是明智的。

  尽管如此,证据清晰地表明,高债务/GDP比率最终会阻碍长期增长;财政整合应该随着经济复苏逐渐实施;且整合应该主要落在预算的支出面上。最后,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所提出的我们可以等10—15年再开始处理赤字和债务问题的观点是极不负责任的。

  迈克尔•伯斯金是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89—1993年老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