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西蒙·约翰逊:银行业改革的恐惧因素

    20世纪30年代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过去五年后,也就是美国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实施三年之后,有一个问题盘旋在每个人的心中:为什么过去几年我们几乎没什么进展?

  政府承诺会出台新的规则,但实际上实施的却很少。迄今仍没有"沃尔克法则"(VolckerRule,用以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对衍生品的规定仍处于进展当中,货币市场基金仍未改革。更糟糕的是,我们最大的银行变得更大了。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银行放弃了那些鼓励过度冒险的激励机制。

  对过去发生的问题有三种合理的解释。一是金融改革本质上是复杂的。然而,虽然很多技术细节需要被具体化,我们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正在相关的监管机构工作,所以这并不构成问题。他们不仅可以编写并实施法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需要他们做得更多,他们也可以胜任。

  第二种解释关注国家内及国家之间具有重叠权限的部门之间的矛盾。再强调一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看到了即使是在最复杂的问题上也有大量的协调--比如大银行应该要有多少股本,或者应该怎样应对这样一所银行的破产可能性。

  那么,这就只剩下了最后一种解释:那些负责金融改革的人并非真的想要取得迅速的进步。在美国和欧洲,政府领导人都被一种压倒性的恐惧给抓住了:即害怕本国经济会退回经济衰退时期的水平--甚至更糟。大银行则利用了他们的这种恐惧心理,提出金融改革会导致银行更加不能盈利并使得他们无法放贷,不然就是还有其它一些可怕的意外后果。对这一点进行游说已经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雪崩效应,这导致了高层官员采取行动缓慢,因为他们害怕损害经济。

  但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这个失误建立在无法理解大银行如何能破坏了经济的基础之上。比如更高的股权资本要求,就需要银行用相对更多的股权和更少的债务来支持自己。这让银行变得更加安全,因为它们更有能力承受损失,不那么可能变成僵尸银行(即那些不发放合理贷款的银行)。

  银行声称更高的资本要求和其它监管会抬高信贷成本。但事实表明并没有这样的效应--这是上周美联储给国会做的货币政策报告上一个姗姗来迟的观点。与银行所说相反,美国最大的银行对最后一个季度的报告却有着很可观的利润。

  不幸的是,这些银行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证券交易--正是那种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让银行陷入麻烦的高风险活动。这些都是高度杠杆化的交易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是银行仅仅用5%的股权(意味着95%的债务)来支撑它们的资产负债表。

  要理解这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想一想当你买一套房子时只付5%(或少于3%的,这用来比喻一些欧洲银行更恰当)的首付会发生什么。如果房价上涨,那么相对你的投资资本就会有很好的回报(如果你的首付是20%那么回报会更高)。但如果房价下跌,那么你的投资就相当于打了水漂(你的抵押贷款额也会高于实际房屋价格)。

  要求银行要有更高的股本对大经济来说是有好处的--这让金融危机(和停滞的经济状态)变得更不可能,不那么严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现在美国银行比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更多的股本,它们的表现的确也良好。

  然而,我们仍然要担心银行可能会以一种异常且新颖的方式来毁掉自己--因此我们需要沃尔克法则,对衍生产品进行改革并对货币市场基金实施新的规则。而当前对大型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股本要求仍然很低。

  最新的情况显示是美国政策制定者最终开始关注这一点。然而,很多欧洲银行跟它们的美国同行相比,持有更少的股本,这就成了其将来弱点的主要来源。如果说将来会有基础深厚的欧洲经济复苏,银行就必须提高其股本持有数量,从而加强它们承受潜在损失的能力。不幸地是,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欧洲政策制定者理明白这一点。

  相反,欧洲的高级官员的思维和言论跟他们美国同行三年前一样。他们太害怕搞翻了金融这条船,所以他们温和地对待金融改革并拒绝坚持要求银行持有更多的股本。这是一个错误,他们--很有可能我们全部人--将来都会后悔。

  西蒙·约翰逊是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还是《燃烧的白宫:开国元勋,国债以及为何与我们相关》一书的作者之一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