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谢作诗: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经济学?

尊敬的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我们学校承办这届浙江省经济学年会,非常荣幸我们学院承办这届院长论坛。我谨向各位院长、主任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来到菜园,感谢大家支持给予支持。

今天我不谈经济学教学中的经验或者不足,我想谈一谈我们教授的内容本身。即是说,我不谈怎么教的问题,我谈一点教什么的问题,就教于各位同仁,以期大家关注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经济学正确地定义了成本概念。经济学只有一个成本,就是机会成本。众所不知的是,教科书在正确地定义了成本概念后,几乎就没怎么正确地使用过成本概念了。

教课书说,企业停产点在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地方。这显然是把固定要素的历史支出当作固定成本了。但固定成本不是固定要素的历史支出,而是固定要素的替代用途的最高价值,是它的当时的市价,也叫重置成本。如果我们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正确地计算了固定成本,那么当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时候,企业一定会选择停产的。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不生产就不会发生可变成本,而选择不生产,可以变卖固定资产,收回全部固定成本。难道收回全部固定成本不好,非要坐等价格跌到平均成本之下并继续生产,只收回部分固定成本才好?

教科书说收益减可变成本是生产者剩余。是这样的吗?街上老太太卖鸡蛋饼,鸡蛋饼的价格是6元,可变成本是5元,按照这个逻辑,老太太获得1元钱的生产者剩余。可老太太会说:孩子,经济学把你学傻了。我那5毛钱的固定成本不扣除吗?如果我们正确地计算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正确地确定了企业的停产点,那么这个矛盾也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我们正确计算了成本,那么在一个确定性的环境中,经济利润就不可能为负;而在竞争条件下,经济利润还不可能为正。所以,教科书说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可能出现利润为正、为负的说法有问题。这个问题,奈特在1924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讲得清楚,而张五常也讲利润是无主的孤魂,但是我们的教科书仍然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教科书讲垄断会消除竞争,导致效率损失。但是竞争是一个与稀缺性相联系而存在的概念。只要存在稀缺性,那么在一个非罗宾逊一人的世界就总是存在着竞争。垄断呢,垄断的实质是具有市场势力,与垄断相联系的是产品的差异性。只要产品存在差异,一定程度的市场势力就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就总是存在。垄断只是改变竞争的方式——被导向为能在该领域经营而竞争,而不是被导向在该领域内进行代价高昂的竞争——却不能消除竞争本身。垄断到底会不会导致效率损失,有大争论,从马歇尔、熊彼特那个时候就有争论。要看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不是行政垄断。没有进入限制,一个企业要做到独家经营,不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劳务怎么可能呢?但是教科书对于这些也是不闻不问,只讲垄断导致效率损失。

教科书讲效率发生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但是你怎么知道边际成本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如果调查边际成本需要花费大成本,又怎么能够说效率发生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而任何价格对于边际成本的偏离都是代表了无效率?一个人付一笔钱吃自助餐,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他当然要吃到最后一口的收益等于零为止,但是生产这最后一口食物的成本却大于零。能不能说有无效率发生?不能,因为你要避免边际上的偏离,就得雇佣工人师傅拿着勺子度量食物。如果这个费用高,那么允许边际收益偏离边际成本就不是无效率。

经济学既然不承认基数效用,认为应该选用序数效用,那么能够简单地运用微积分进行最大化计算吗?经济学既然承认交易费用重要,那么我们还能不能简单地拿个人所得进行加总构造社会福利函数,然后看这个社会福利函数是否达到了最大值来判断是否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经济学既然是经世济民的学问,那么还能不能像过去一样漠视真实事件的细节?

说不尽教科书问题种种,但我不能展开来讲。我只是对教科书开篇部分谈了一点看法,我认为后面,特别是宏观部分问题更大。我不能浪费大家太多时间,但我相信大家感同身受。

耐特说:经济学完全没有用,应该把经济系从大学取消。克鲁格曼说:过去几十年来的宏观经济学,说得好听一点是百无一用,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科斯说:经济学家们的贡献远低于他们的工资,应该让他们改行做其它职业。我想提出一个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这些院长、主任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经济学呢?

谢谢大家,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同时祝愿大家在我们浙江财经学院过得愉快!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