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哈继铭:全球经济展望与中国城镇化

哈博士主要讨论美、欧、日总体经济情况,新兴市场短期经济增长与通胀展望,对中国经济短期变化趋势、风险和政策应对的预测,以及中国城镇化前景。

    全球经济总体应比去年有所好转,尤其是新兴市场增速会比去年明显加快。美国经济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欧元区可能继续衰退,但是幅度有望低于去年。日本受灾后重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政策继续扩张会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

利用领先指标预测,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平均值在2.5%,哈博士认为今年美国增速一季度最高,二、三季度下降,四季度回升,全年在2%左右,波动范围是1.5%—2.5%。明年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至2.5—3。私营部门经济增长的活力可能会抵销甚至超过自动减支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美国货币财政政策,主要是对美国何时开始退出QE甚至加息的判断。目前,高盛的基本判断还是以失业率为准绳,失业率要达到6.5%需到2015年左右,所以货币政策在此之前有望保持进一步的宽松,加息会在2015年或2014年以后。但并不是说这两年货币政策就不会有调整,2014年量化宽松政策将有所收紧,美联储购买债券的数量将有所下降,这本身也是代表着一种紧缩。

美国财政政策关键时点将在未来两个月出现。3月1日,美国自动削减支出开始实施,15号以前政府、众议院和参议院将提交财政预算,如果这段时期还没有达成关于债务上限协议的话,3月27号政府将面临临时关闭。4月中旬,参政两院通过财政预算方案,5月18号债务上限正式期满。这些重要事件会引起市场波动和不安,这种波动和不安是代表着应把全年经济看淡,还是反而提供了一个入市的机会?哈博士认为是一个机会,他相信最终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而且美国私营部门经济尤其是房地产的复苏迹象非常明显。

从历史看,财政悬崖和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前往往引起资本市场巨大波动,但之后这种波动幅度会立即下降。相比起财政悬崖,对财政上限讨论可能会引起更大市场回调,提供入市的机会。尽管一两个星期以前全球的股票市场都涨得很好,然而,联储的会议记录预示着一些对于货币量化宽松意见不一致的观点被披露出来,意大利的选举结果也不令市场满意,市场已经出现了相当幅度的调整。但哈博士认为接下来有进一步调整机会,将提供继续入市的窗口。

    目前来看,欧洲债务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尤其是欧央行量政策推出之后,欧洲各国的债券价格明显提升。形势改观一方面在于欧洲央行力挺欧元区,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降低赤字。市场增强了对这些国家未来财政可持续性信心,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实体经济带来短期不良影响,因此目前欧元区经济比较低迷。所以,在欧元区市场上也会观察到一些重要投资机会,比如高盛现在强调购买欧元区大的跨国公司股票。这些大的跨国公司身处欧元区,受到整个市场氛围的不良影响估值较低,但很多产品并不是在欧元区内销售,相当一部分销售到新兴市场,包括中国。

欧元区接下来的经济走势如何?根据欧洲许多领先指标可以编制一个欧元区稳定指数,以65%为分界,超过65%后的五到八个月,经济会走出衰退。这个指数目前已经超过65%,因此欧元区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会走出衰退,尽管全年也许是小幅的负增长。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判断日本经济走势的关键还是货币政策。如果日本央行行长4月份到位,日本有望采取进一步量宽政策,日元的贬值将拉动日本出口增长,并带动股票市场的上涨。这几个月以来,我们一直推荐投资者借日元买日本的股票,由于日元利率较低,利用汇率上的对冲,投资者从中可以得到相当可观的回报。

新兴市场增长还是低于潜在增速,无论是金砖四国还是N11。由于还低于潜在增速的话,进一步上升未必导致巨大通胀压力,尤其是中国。中国目前领先指标尽管在最近这一个月有所回落,但依然意味着经济积极向上。去年年中一些项目审批、财政赤字以及两次减息带来经济复苏还在持续,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可能达到8%以上。从全年来看,增长速度应当在8%左右,各个季度增速在7.5%—8.5%之间,很可能呈现倒V字型即前高后低趋势。增速达到8%以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投资过热甚至于房价速度上涨过快的现象,但相信政府会采取措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蔓延。

除了投资过热和房价上涨过快带来风险通胀是主要隐忧。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可能出现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因为许多国家都在实行量宽政策。从劳动力这个问题上看,目前中国60—65岁年龄段的人群数量上升。从联合国预测数据来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现在还没有到一个下降的拐点,但是2015年之后将会出现劳动人口的明显下降。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很大。未来我们的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更明显地减弱,而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的农业和第三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由依靠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来拉动转向由服务业也带动,将是一个利好,也预示着我国在服务业甚至农业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市场对于今年通货膨胀的预测也是逐级上升的,最高点有可能在下半年三季度,考虑到翘尾因素,也是在6、7月份。未来几个月,政府会感受到通胀、房价、投资过热这些风险在积聚,货币政策也许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垄断着整个经济的走势,如果房价下降或者有关房地产的政策收紧,房地产行业本身以及相关的上、下游行业都会受到影响,这与刚刚所说的今年经济形势前高后低的倒V型变化也是一致的。

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受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影响。虽然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占比不断下降,但其它融资方式包括理财产品、承兑汇票以及小额信贷的增长速度非常可观。判断中国内部积聚风险何时集中释放,最关键指标是社会总体杠杆率。中国老百姓、企业、政府总体负债,包括所有银行贷款及影子银行活动在内社会信贷总量达到GDP的220%。其中,20%左右是居民信贷,主要是房贷。政府负债份额不到50%。余下150%中相当一部分是政府隐性债务,一旦出现问题负担仍可能会转嫁给政府。动态观察其上升速度很快,2008年以前,总量在150%左右,之后就逐年飞速上涨。上升最快的是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人民币汇率,从趋势上看,两三年内会小幅升值。升值主要有内外两大因素,外部因素是指中国经济存在比较明显外部失衡,主要表现在中国顺差和美国逆差,所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从基本面来说是有支持的。内部因素表现在中国政府正在极力打造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过程中人民币贬值是不切实际的,至少会保持稳定,略有升值。

城镇化是政府努力推动的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推进城镇化?哈博士的研究表明,两方面的因果关系都存在。

首先,基础设施的完善,自然会带来包括消费、投资在内经济增长便利。中国各个省市电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本身与这些地区消费密切相关的。其次,城镇化会提升农村消费水平,提升已居住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籍的人群消费水平。城镇化会带来产业的转移。即使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到不太适合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一些内陆地区的人口红利还没有完全消失。未来十年中国很多沿海地区的产业将转移到内陆地区。

城镇化对中国不少产业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涉及房地产、农业和服务业。就房地产行而言,如要满足没有买房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再加上即将迁往城市农村人口的需求,按现在总体住房面积计算,中国还需建170亿平米住房。按照现在每年8亿平米的建设速度,中国房地产还需要20年发展,还是需要大量建设来满足城镇化过程中释放的真实需求。另外,房地产业发展会推动建筑材料需求比如水泥、电力和煤炭等,都会有很大增长空间。其实城镇化口号提出来时,这些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已出现反应。

城镇化对农产品价格会有明显影响。本来农民可以在家里种菜、养猪,但是目前这一块供给在明显减少,城镇化逐步推进后,居民食物消费都要到市场上才能实现。我相信,未来中国对国际粮食的进口依存度会明显上升,从而推高粮食价格,所以农业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展露出巨大的投资机会。

最后,城镇化将展现中国服务行业发展的巨大机会。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劳动力结构是有相对优势的,至少和制造业相比是如此。从需求方面来看,服务业也存在巨大空间。无论是电脑,还是互联网的渗透率,中国的城市已经是比较高,但是在农村边远地区依然是很低的。服务行业还包括医疗、教育方面的开支,农村和城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