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成思危:努力将创新者培育成创业者

——在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创业MBA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成思危

(2013年3月6日于北京)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担任院长以来,一直认为我们的管理学院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我提出要办两个专业MBA,一个是金融,一个是创业,金融是我们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专业研究方向,我国也急需金融专业的人才,这个专业现在办起来了,进展得还可以。今天我想就创业MBA班开班的机会,来谈谈我的想法。大家知道,我一直在推动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自1998年民建中央的“一号提案”之后,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可以说在曲折的道路上得到了相当大的进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风险投资国家。从中关村这些年的实践看来,尽管现在还不能叫中国的硅谷,但确实已经形成了我国创新和创业的一个基地。前些天有一些企业家跟我说,中关村这些年确实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风险投资已经在我国开花结果。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是取得了不少成就,在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在当民建中央主席的时候,创办了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开始时请人参股都很难,好不容易才筹集了500万元,现在该公司管理的资金将近40个亿,这个发展是相当巨大的。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我认为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看,现在的问题是重后期,轻前期,短期行为还比较严重。就是说很多投资者往往比较热衷的是投资于一个已经取得成功、即将上市的企业,但是在支持创新的人才去创业方面的力度有限。尽管有些地方采取了设立孵化器等措施,但总体上看来,对创业前期的支持还是比较少的。就是我常说的,许多人热心于把小鸡养大,而对将鸡蛋孵成小鸡热心人的却不多。因此我现在也在提倡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一些有钱的人或家族,在最早期支持创新者,风险很大,成功率很低。但是一旦成功的话,往往可以取得相当重要的突破。现在李开复等人在国内搞天使会,也都是由成功人士组成。但是我认为国外来我国搞的天使投资俱乐部可能有问题,只讲收益高,不讲风险大,而且广泛诱导中小投资者参加,承受风险的能力不足。天使投资采取办公司集资的办法,在国外不是一个好的经验。对创新前期的支持非常重要,因为往往创新者有创新的技术,以及好的商业模式,但是缺乏资金,到银行贷款又没有抵押或担保。因此风险投资的关键是要支持这些创新者创业,同时为投资者取得较好的回报。。

我认为当前还需要不断地呼吁,在我国风险投资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起码应该有一定的力量去支持创新者创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据国外的研究,在GDP的增长中,至少有30%是由创业者贡献的。如果我们不支持创新者创业,总是依靠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外延型的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

创新者需要支持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创新者要会创业。创新者如果不会创业,即使取得了风险投资的支持,也难以成功创业。创新的人才往往能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但是真要去创业,办公司,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时需要创新者带领一个团队去创业,去克服各种困难,去打开市场,等等,所以说创新者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创业者。创新者有创新的成果,只是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但是要成为好的创业者,这还不是充分的条件,还应当有管理的技能。我曾经讲过多次,现在国内往往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创新者必须要自己当CEO。我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创新者认为我只要有创新,我就会管理;另一个原因也是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不够,创新者不放心请别人做CEO,怕大权旁落,甚至被扫地出门。创新者应当增强创业的能力,努力从一个创新者变成一个管理者。据美国的统计,在创新者中只有50%的人最后成为其所创办的大企业的CEO。其余50%的人中,有些人由于管理能力不行,把公司办垮了;有的人有自知之明,自己的管理能力不行,就另外找CEO,例如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等。

我们设立这个创业MBA班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新者的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创业者。其中有些人可能本身并不是创新者,但他如果有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技能,和创新者相结合,也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我认为中科院的条件是很好的,有很多的研究所,有很多的创新人才,每年有很多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很好地将这些成果转化成为产品,企业、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能还不止30%,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真正能够做好。

中科院有大量的创新人才,应该说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很多的,我认为培养的主要关键是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创新者本身素质的提高,就是说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很可能是一种偏才,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作为一个创业MBA,就不能是偏才,不能像陈景润那样仅仅知道“1+1=2”,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创业者必须是一个通才,应当具有四维的知识结构,就是具有专业的深度,没有深度就不会有创新,还要有学科的广度,光懂得一个专业,没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就难以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因为产品的商业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牵涉到周边有关的一些知识,另外还要有哲学的高度,看问题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是鼠目寸光,也不是斤斤计较一时一事的成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几年前到杭州时听说,搞房地产最成功的是历史系而不是管理系的毕业生。我想这可能有些道理,因为历史系的毕业生往往是从大局观看问题,而管理系的毕业生有可能看得很细,从而忽略了大局,这就是不同的高度和远见。四维知识结构就是三个空间维再加上一个时间维,我希望你们努力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当然要做到并不容易,而且也不是在课堂上听听课就能掌握的,还需要在实践中去锻炼和体会。

第二是要会管人。这对于创业的企业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开始创业时可能一个公司只有十几个人,你要是连这十几个人都团结不住,那就难以发展这个企业。管人主要需要两种能力,一是会看人,二是会组织人。能看人就是不要把人看扁了,看偏了,看死了。不要总认为某个人什么都不行,其实不一定,可能他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有的人看人,往往看某个人好就什麽都好,看某个人不好就什么都不好,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关键是你能不能发挥他的积极性。我在科研单位干了18年,到化工部机关从事科技管理22年,我深知科研单位的人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是智者型,理论功底好,外语好,在查文献、制定研究方案等方面能力很强,但是动手能力相对差些。有的人是巧匠型,你让他看文献他就头疼,但是你要他搭个实验装置,那他能搭得很漂亮。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情,他做木工打出来的家具来跟专业木工差不多。有的人是属于组织型的,知识面很广,但深度可能不够,但是他能把人团结住,把工作布置的井井有条。还有一种人是信息型的,这种人屁股上仿佛有个钉子,到哪里也坐不住。那时我们上班都带着一个装着饭盒的布包,这种人上班后把包一挂就不见了,回来后带了好多小道消息,哪个部门出问题了,哪儿卖什么处理品,等等。但是这种人也有能耐,他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你如果让这种人去跑市场,跑信息,就能发挥他的特长。还应注意不要把人看死了,往往一个人犯了错误,大家就认为他无可救药,其实有时候犯错误对他来说是一个教训,使他产生了改正错误的愿望,我们应当给他改正的机会。用人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害怕别人超过你,你老是“武大郎开店”,不敢引进、提拔、重用优秀的人才,肯定当不了好领导。现在有些领导喜欢摆架子,动不动就训人,实际上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除了要善于用人以外,还要善于将大家组织起来。当年刘邦问韩信说我军事才能不如你,为什么我还能领导你?韩信说我是善于将兵,陛下善于将将,就是我是管兵行,你刘邦管将行。你如果自己都当了总经理了,还管到下属部门中普通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肯定不是个好领导。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中,不宜搞多层次、宝塔型的组织,应当搞扁平式的组织,没有固定边界的组织,甚至是搞内外相互联络的网络型组织,你们应当熟悉这些组织方法。

第三是要会管钱。这并不是说要你自己去算帐,而是你要懂得看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能从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要掌握一些关键性的财务数据,例如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负债率、市盈率等。在宏观经济下行时要特别注意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保持现金流的畅通。还要熟悉各种融资方法和融资渠道,并能选择最合适的做法。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希望你们也要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例如网络营销、网络制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我希望你们在这个班里学习的期间能够掌握一些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两码事,你懂得某种知识,不一定你具备运用这种知识的技能。坦率地说,在课堂里学到的多半是知识,要把知识转化成技能,还要在实践中去拼搏,去总结经验。我认为不论你们是来自中科院还是中关村,都需要有一点儿工作经验,这样你对课堂上讲的东西可能会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可以和别的同学交流,也可以丰富教师的教案。

我很赞成这个班实行双导师制,就是你们每人还要有一个来自企业的导师,你们做的毕业论文要针对企业的问题,真正能对企业有一定的帮助。在这个班中的学习仅仅是给你们打了一个基础,让你们掌握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正如俗话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效果主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我希望到你们毕业的时候,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修成正果。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