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赋理:如何剪断中国影子银行的“脐带”

    是时候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动刀了。非银行贷款渠道——统称为“影子银行”——的增长对经济基本上是有帮助的,但问题是普通银行卷入得太深了。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有必要把这对“连体婴儿”分离开来。

  在中国,影子银行活动主要指那些不出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如信托公司和财富管理池子放出去的贷款。据标普,截止2012年年底,中国影子信贷规模达到了3.7万亿,相当于银行贷款的三分之一。这些贷款被重新打包成短期产品并卖给储户。理论上,其利率是由市场设定的,这一点跟银行储蓄不同,后者的利率受到政府的限制。

  问题是,在中国,影子银行已经深入到了主流领域。普通银行利用了获得低息贷款的途径、银行间融资,以及人们对这些银行"太大而不能倒"这种认知,为不出现在它们账目上的大量产品提供支持。《华尔街日报》周二报道,六月的前十天里,银行发放了1万亿元的新贷款,创下历史记录,其中70%是短期票据,基本都不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这使得银行可以绕过贷款额度限制,为储户提供较高利率的产品,并从中获得销售佣金。但是,它也因此把影子银行的风险带入了存款银行的安全体系内--跟正常储蓄(也是经济的命脉)的关系已经密切到很难容忍度地步了

  两大灰色地带

  影子银行活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反作用到主流银行上。其一,通过流动性风险。短期产品--有的期限只有一个月--必须定期得到再融资。要是这些产品被用来为较长期的贷款融资,问题就会出现。若银行无法吸引足够的新储蓄,它可能就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现金来填补这个窟窿。

  上个月银行间借款利率飙升就是个警示信号。据惠誉,有些银行实际上已经被挤出了市场,正好是在约2400亿元的财富管理产品到期的时候。在最糟糕的情况下,银行可能会被困到连ATM机里的钱都取光了。届时央行将不得不介入,但即便如此,信心仍将受到冲击。

  解决方案很简单,不要让银行为财富管理产品托底。投资者已经被告知,若产品违约,他们得自己承担损失。但是只有在某款理财产品被允许违约的时候,这个信号才能被完全理解。

  假如普通银行存款被贴上了显而易见的安全的标签,那么一款财富管理产品的失误就不一定会导致大面积的混乱。唯一的选择是,彻底阻止银行发售财富管理产品。

  隐忧

  第二个渠道是信贷风险。信贷风险跟流动性相关:若来自表外机构的最终借款人无法偿付债务,银行可能会被迫把这笔贷款放到起自己的账面上,并偿付投资者,哪怕是从技术上讲,银行扮演的只是中间人的角色。银行监管机构已告知银行,限制它们发售信贷相关的财富管理产品。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担忧,即放贷机构可能也会隐藏它们在影子信贷里的直接风险敞口。其中一个做法是通过信托产品。银行可以为一家公司作出安排,通过一个信托机构,向另一家公司放贷,而银行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复杂交易承担信贷风险。这又可以被列为银行间贷款的一种。

  据CIMB(联昌国际银行),截止2012年底,类似的"创新型"银行间活动可能占了全部贷款的2.7%。银行间贷款利率攀升降低了这些交易的吸引力,但是不会完全扼杀它们。

  改善金融稳定性可能要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若银行停止推行影子信贷,增长将放缓,而依靠影子贷款偿还真正的银行债务的借款人可能会遭遇困境,导致坏账增加。然而,这种调整是不可避免的。等得时间越长,痛苦可能就会越多。

  最终,中国理应会具备永久约束影子银行的能力。通过影子银行可以得知储户真正期待的利率水平是什么样的,这是个有用的信号。非银行借贷领域--投资者能够理解这是不提供免费午餐的地方--将帮助把资金引导至它们真正被需要的地方。它甚至可能为中国的利率自由化改革铺平道路。这个目标值得中国为之努力,但除非当局能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上述情形不太可能成为现实。

  赋理(John Foley)是Breakingviews大中华区记者,派驻香港。他写过的论题涉及企业并购、资本市场、消费品、矿业和奢侈品等领域。在2004年加入Breakingviews之前,约翰曾是一家位于伦敦的广告机构的撰稿人。约翰曾在牛津的艾克赛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