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卢锋: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汇率稳定是相对的,变动则是更为常态性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使汇率变动与经济成长规律的要求相一致
  
    2005年的汇改是个重大突破,不过,人民币汇率体制调整早有更久远历史。伴随内外经济环境变迁,人民币问世以来汇率体制经历频繁变动,可谓“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历经长期改革探索,新时期汇改为何仍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分析这个问题前,简略梳理回顾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变迁史或许不无裨益。

  过去半个多世纪,人民币汇率政策至少已经历过七个阶段的演变。

  一是初期高频贬值。1948年底人民币问世,1949年元月在天津公布兑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当时战争环境下不得不超发货币弥补财政亏空,导致物价大幅上涨,人民币高频贬值适应相对购买力变动。从1949年元月到1950年3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49次,汇价从1美元兑80元旧人民币贬到42000元。后随通胀形势好转,汇率回升到1951年5月的1美元兑26170元。

  二是盯住英镑-美元。适应抗美援朝后外部环境的变化,从1953年到上世纪70年代初,人民币汇率名义上盯英镑,实际由于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安排是盯美元。1967年11月1英镑兑美元数从2.80贬到2.40,人民币兑英镑汇率相应升值,维持1美元兑2.4618元人民币的汇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币兑卢布汇率一度很重要。人民币兑卢布汇率采用以双方货币对美元汇率套算、模拟金平价、政府谈判等方式决定。

  三是上世纪70年代升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危机和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水平稳定在国际市场各国货币汇率中间偏上水平上”方针,兑美元汇率多次升值。如1971年12月18日,美元兑黄金的官价从原先的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贬值到38美元,人民币汇率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1973年美元第二次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2.0202。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人民币对美元间歇性升值,到改革开放初年升到1.50元上下。

  四是官方汇率与内部结算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为适应贸易体制改革和调节国际收支需要,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中国实行双重汇率制。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下调为1美元兑2.80元,贬值过八成。官方牌价维持1.50元人民币,适用侨汇等非贸易结算。此后几年中国逐步调低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逐步逼近内部结算价,1984年底已与内部结算价基本持平。

  五是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等城市建外汇调剂市场,外汇指标额度交易不仅改善外汇资源配置,而且提供“影子汇率”信息。官方汇率参考调剂市场汇率间歇式贬值,到1990年11月17日贬值到1美元兑5.2221元人民币。1991年4月后高频小幅贬值,两年多经数十次小幅贬值到5.8元。1994年1月1日将两种汇率并轨,定为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确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六是短暂浮动升值阶段。1994年汇改后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受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国际收支走势影响,出现一段时期汇率升值的形势。1994年汇改至1996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5%,体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特征。

  七是盯住美元制。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形势,中国政府实行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人民币对美元维持在8.2765人民币/美元的水平。随着美元持续升值,1998年至2002年2月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随着美元持续下跌,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累计贬值约15%和18%。

  60余年的人民币汇率简史给我们两点启示: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人民币汇率在绝大部分时期处于不断调整的演变之中;七个阶段的人民币汇率体制与政策选择,几乎覆盖了除货币局与完全浮动之外各种可能的汇率制类型。即便是在世纪之交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币有效汇率仍大幅贬值。历史事实显示,汇率稳定是相对的,变动则是更为常态性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使汇率变动与经济成长规律的要求相一致。

  从大历史视角观察,新时期汇率体制选择的新挑战本质在于,中国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持续追赶,带来本币汇率趋势性的升值压力。这个由生产率追赶派生的“成功的烦恼”,不仅与改革开放最初十多年实际汇率持续贬值截然相反,与上世纪70年代人为地维持本币强势地位的多次升值也根本不同,可谓“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纠结何在?待后文讨论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