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樊纲:中国经济有望再增长30年

  评价中国经济形势,要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短期的波动问题,包括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等,另外一个是长期发展问题,如中国经济还能走多远、还能高速发展多少年?结构调整将走向何方?中国经济如果出问题会出在什么地方?

  中国经济已经软着陆

  最近全世界对中国经济议论得很多,一个说法是中国经济要硬着陆,一个说法是中国经济要崩溃。

  首先要明确,硬着陆是指经济从过热突然一下大幅下调,从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突然下跌到底甚至是负增长。目前中国离负增长还远了一点,如果在去年年中,也许这些话有些合理性,但是到了今天,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执行一年有余,多次的紧缩政策措施开始见效,尽管价格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但是经济已经平稳运行了一年多。宏观经济增长率已经从10%降到了9%,而且预计还在逐步趋于平稳。这说明软着陆在中国已经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还在谈论硬着陆的问题,似乎没有任何依据。所以,现在硬着陆的说法确实是不成立的。

  另外,中国经济虽然从高点下来了,但仍然有着世界上较高的增长率,离停滞和滞胀差得远,而且这样的下滑是非常健康的下滑。中国处于过热的增长,过热增长后面会有一大堆的问题,中国需要稳定、持久、可持续的增长,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现在比较可持续的即潜在增长率是8%~9%之间。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0%以上降到9%甚至再多下降一点,是一种健康的趋势,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件好事。

  经济学认为一切危机都是由过热造成的,防过热防的不是过热的时候和过热本身,防的是过热后面的问题,防的是下跌和危机。因此,虽然很多企业都不喜欢宏观调控,但宏观调控就是要使经济波动小一点,也就是避免硬着陆、实现软着陆。而怎么实现平稳的增长呢?方法就是在刚出现过热的时候就进行调整。在这个意义上,比较稳定的政策才能让企业有一个长期发展的环境,宏观经济有一个稳定的趋势,让更多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货膨胀还算温和

  现在所谓的软着陆实际上都是在处理一些危机之后进行刺激的后果,其中一个问题就是通货膨胀。

  7月份6.5%的CPI数据已经达到一个高点,但是这比起2008年8.7%的CPI,还算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最高的时候是1994年的24%,这个纪录即使在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时期,应该说也还是一个不错的情况。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2009年货币发行增长过快,流动性过于充分,2009年贷款增长了10万亿,广义货币增长了30%。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说石油价格上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的走势会怎样呢?总体看来,未来的通胀率应该会稳定在4%~5%的水平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也基本实现了软着陆,中国通货膨胀也是基本稳定的。

  这次本来是一个相对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但是市场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强烈呢?原因在于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生消费品物价和房价同时上涨,而2008年通货膨胀的时候,房价是处在下跌的过程。这个时候,人们就感觉自己收入在缩水,压力就非常大了。住房是长期耐用消费品,所以此番宏观调控其实不仅仅是要调整物价,也要调房价,要防止住房市场形成泡沫。美国的金融危机、日本当年的泡沫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楼市泡沫,而不是股市泡沫。

  地方债虽凶猛但可控

  最近说得比较凶的一件事情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确实很严重,而且突然一下子起来了。

  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国有企业向银行贷款,2008年的时候只有1.7万亿,2009年超过7万亿,一下子增加了将近6万亿,到2010年6月底达到了8.9万亿,年底超过了10万亿,占GDP的比例将近20%,加上中央政府及各部门的政策性借款,占比接近50%。

  与美国100%、欧盟110%、希腊140%、日本200%相比,中国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原因在于:第一,近年来税收增长特别快;第二,地方很多融资靠的是卖土地,而不是靠借债;第三,中国在1993年通过《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借债,在1995年通过《中央银行法》,禁止中央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这些制度没有让地方政府变着法借债,如果没有这些约束的话,中国地方的债务可能就不止希腊的数量了。这一次地方政府借的钱就是因为2009年刺激政策推出后,地方政府抓住机会,投资一下子一年翻了6倍,从1亿出头,一下子增长到了7亿,占GDP的比例一下子超过20%。现在这个比例稳定下来,相应的风险也就下降。

  另一个值得欣慰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60%在东部地区,就是还债能力比较好的地区,而且80%债务对应的是有收入的投资。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个强制性规定,就是从现在开始,地方政府一年必须要还两次债,十年的债分成20次还。如果还不起债,就出卖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来还债。短期看来,如果现在的问题制止住,后面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基本上还是能控制的。

  农民城市化贡献很大

  目前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中国现在70%的劳动力是低收入阶层,这些人的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逐步提高,将来增长潜力是巨大的。最近普通劳动者工资的提高引起了很大关注,有人开始怀疑高增长是不是到了拐点,是不是临近中等收入陷阱?

  需要承认的是,劳动工资上涨确实是一个事实,但是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第一,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十余年蓝领工人的名义工资没有怎么增加,而通货膨胀率每年都上升,特别是沿海地区生活费用在持续增长。因此,提高的工资很大程度上是在弥补通货膨胀导致的差异、保持实际工资的水平。第二,有些地区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不是因为劳动力用完了,而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慢于工业化进程,很多民工到了四五十岁,就必须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回到家乡,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离开农村的农民并没有失去土地,城市政府过去不为他们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进城打工,但是并没有城市化,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龄,很多人在竞争力下降的时候,就回农村去了。

  从“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政府部门未来的一个突破就在于,要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使他们在城里留下来。今后二三十年,中国可能在劳动力及其他的资源问题上,对增长的贡献没有以前大,但是仍然不容忽视其重要影响。

  持续增长取决于三大因素

  与当年的亚洲四小龙简单类比一下,四小龙加在一起只有5000万人口,并且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高增长了三四十年。从理论上说,中国应该还有二三十年的高增长,虽然不一定是10%的高增长,但是至少能有7%~8%的增长率。那需要什么条件,中国才能持续这种高增长?这至少取决于以下因素:

  第一,中国还能不能继续改革开放?还有很多体制因素在制约中国的增长,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管制、计划经济遗留问题、垄断问题、腐败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问题、金融体制的改革问题、资本帐户的开放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发展需要改革。

  第二,城市化进程能到什么程度?城市化包括硬件、软件的发展,保证农民工进城后,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能在城市里住下来,并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这一点至关重要,将能够为中国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地区差距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由此带来的就是交通成本问题。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运输成本便宜,而内陆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先天不足。缩小这个差距是一种公共服务,需要基础设施,而这个基础设施可能不需要很多回报,就要靠公共财政的投入,通过全国的投入来降低这个地区的运输成本。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需要财政资金替代银行资金。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欧洲的公路都是不收费的,美国的高速公路也是不收费的,就是为了实现平等的目的。

  第三,能不能长期保持一个多元的产业结构?中国需要发展高新科技,但是中国也需要长期保持低端的制造业,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因为中国有这么多的人要就业,而且中国70%的劳动者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做不了高端科技。

  从长期市场来讲,中国这些低端制造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未来几十年市场会有大发展的产业。所以,中国的问题不是提升产业结构,而是扩充产业结构。将来如果放弃低端制造业,只允许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那意味着中国要有大批失业人口,中国市场、中国人的收入也不可能持续增长。

  中国14亿人口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人得允许发展各种类型的产业,才能保证充分就业,高端的产业要做,低端的产业也要做,因此,长期保持一个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将是中国实现持续增长的动力。

  防经济危机很关键

  人均GDP从两三千到五六千乃至一万美元,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中国如何走过这个艰难的阶段?如何保持社会稳定?如何使多数的阶层既能够享受增长的好处,又不出现很多为了度过社会危机而采取特殊手段的情况?如何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当前,收入差距和社会紧张程度在扩大;今后几十年不出大的危机,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要想持续增长,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防止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这是今后这几十年的大方向。从国外的教训看,出一次危机,美国失去10年,日本失去15年,印度尼西亚失去15年,拉美失去10多年。

  但需要明确的是,发展的含义不是单纯的增长,而是有很多国家比我们更强大、技术更先进、社会更加进步,而我们作为落后国家要赶上去。发展当中的阵痛,是我们现在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整个中国都是急功近利的状态,就容易出事。所以,一方面理论上说中国还能够持续高增长二三十年,但能否实现需要看大家如何去做事情,虽然历史遗留了很多棘手问题,但是,我们还应该乐观地看待未来,中国人会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如拉美、亚洲各国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教训,有机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追上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