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医院的混合所有制为啥不行?

曾经有段时间,企业医院比政府办医院日子过得还红火,医生待遇更高,但过去10多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医院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存在的土壤已经消失,我们不再需要它了。2013年,我们曾经对全国部分地区的企业医院做过一些调研,发现企业医院正在逐渐减少,改制是大势所趋。

企业医院改制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民营化,成为私立医疗机构或者是民营医院,另一个方向是交给地方政府,成为政府办医院,其医务人员转成国有事业单位的身份。

由于实际利益、观念、退休待遇、事业编制等原因,很多企业医院想走第二条路,看重公家人的身份。但是这条路将越走越窄。

过去10多年,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全民医保带来的医疗需求的释放,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各种支持,使得公立医院的收入出现了高速增长,但现在不可能了,第一,事业单位高退休金将来难以维持,第二,医保支撑的高速增长的医疗费用难以持续,第三,事业单位性质限制了医生收入的符合市场规律的增长,收入分配受到很多制约。

因此,下一步趋势应该是改制为民营医院。我们在调研中也确实发现,企业医院改制为民营医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改制可以细分为多种改制模式。有些企业医院选择了员工持股的改制模式,但员工平均持股很难成功,因为股权分散,人人都不负责,往往要经过两次改制,此类案例有很多。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跟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引入社会资本的企业医院改制,目前还有两种分支,也就是母体企业要不要保留股份。有的医院因为社会资本力量不足,难以将企业医院全盘购买,有的是为了安抚职工人心,避免医院完全脱离员工闹意见,因此,改制后,母体企业保留了股份,甚至大部分股份。

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作混合所有制,我不看好这种模式,因为它有隐患:母体企业保留了医院的股份,很容易对医院经营管理、院长任命等干预太多,导致医院运行不下去。更重要的是,企业医院的母体企业一般是国企,特点是换一个领导,换一个思路,对医院的干预也就不停变换。

因此,我认为,企业医院在改制过程中,最好和原母体企业完全剥离,社会资本全部接盘,毕竟企业医院拥有牌照、医保资格、医生队伍等,这些资产仍然很不错,最好能够清清爽爽地转制为民营医院,否则存在翻烧饼的可能;即便社会资本力量不够,原母体企业也要以债权持有医院,而不是股权持有。

在这件事情上,政策应该提供支持,明确规定除非社会资本不愿意全部接盘或者原母体企业就是做医疗产业的,否则不允许原母体企业保留股份。

企业医院改制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要解决,包括政府关系,职工身份安置和转换,土地、无形资产等资产处置,非营利和营利问题,具有公立医院改制实操经验的收购团队,现代化医院管理团队等,最后就是退出机制问题。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如果今后政府能够明确医生要自由执业,明确尽量不要搞混合所有制,明确不给政府医院特权,企业医院改制会发展得更快。我相信,中国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未来10  年会是社会资本的黄金时期,是中国医院发展、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时期。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jpdong@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