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关怀经济学:另一种可能性

\

文/塔尼亚·辛格(Tania Singer )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及脑科学研究所社会神经学系主任

今天主流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基础是两大基本假设:第一,人类从本质上是自私的,靠理性行为争取实际利益—这就是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说;还有其次,亚当·斯密有关 “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其意在表明,利己主义行为能在无意中促进公共利益。这两个假设显然是错误的。

为了解决气候变化和全球性不平等等迫切的全球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主流经济模式,引入其他激励机制,借以改变人们的行为。一种以心理和神经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将引导社会培养同情意识,建立一种全方位反映人类心理的新型“关怀经济学”。 

神经学研究表明,关怀及相关的心理机制对人的驱动力与权力带来的成就感或消费欲望一样强。毕竟,我们人类已经进化到能够构筑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信任感并养儿育女,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同情心和同理心。一旦我们意识到上述关怀激励机制是所有人的共性—其实多数动物也有着同样的反应—这个世界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区分基本的同理心和人们更普遍拥有的同情心非常重要。同理心本身并不一定带来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同情别人的遭遇也许不会促使你去帮助那个人。事实上,同理心可能带来痛苦,甚至可能导致回避或倦怠。

反之,同情是由对他人关切所产生的减轻其痛苦的强烈动机。比方说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跌倒之后大哭,她可能最先对孩子产生同情,对他的痛苦和悲伤感同身受,但她不会只停留在感受这种痛苦上,而是会把孩子揽入怀中安慰他。

同理心和同情心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两者的反应都十分脆弱,可以被众多因素压制或者逆转—其中包括你对受难者的认同感。

人们往往容易同情和关心“自己人”—因为自己人有着实际存在抑或社会赋予的共同特点,如种族、性别、年龄或宗教信仰。对外人的同情和关怀难度较大。这种全球性或者普适的同情—关怀与我们有巨大差异的人—可能涉及更高级的认知功能,并且因此可能为人类所独有。

人们可能需要某些训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毕竟,生活在假定我们是理性经济人的世界可能会助长自私的习惯。幸运的是,研究表明:这种习惯可以被打破。

“ReSource”项目是近来刚刚完成的该领域最大规模的研究项目,我和同事们要求近300人参与了一项长达11个月、由经验丰富的争端调解老师、科学家和心理治疗师设计的高强度的心理训练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交能力,包括注意力、专注力、自我意识、换位思考能力、同理心、同情心和对愤怒或压力等困难情绪的管理能力,通过衡量参与者各项大脑、激素、健康、行为和幸福主观意识等指标来对进展进行评估。

该项目的初步成果再度证明了以前一项较小规模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发现:就像可以借助体育锻炼来强化和改造肌肉一样,我们也能借助定期的心理培训对自己的大脑和行为能力进行开发—从注意力和情绪调节,到信任和赠与行为,都是如此 。

当然,心理训练必须开发特定的技能和行为模式;仅靠专注力并不足以改善以社会认知为代表的技能。而且只有经过长期规范训练才能产生持续的变化。但只要方法正确,培养那种改善全球合作所需的利他行为以及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是完全可能的。

在上述结论和其他心理、神经学及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正与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合作,确定以全新动机为基础的经济决策计算模型。上述模型将使我们能就经济领域的预期货币交换行为做出明确、可验证的预测,包括如何较好地解决公共利益问题。

这一项目中涉及的世俗、道德的心理训练,可以运用在企业、政治机构、学校(老师和学生)和医疗保健领域—简言之,适用范围遍及人们能够感受到高压及相关现象的一切领域。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能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上述培训项目—他们可以用心理技巧和同情心来管理压力和情绪。

可以说,缺乏同情心导致了人类许多最惨痛的失败。我们能否成功应对重大挑战,不仅取决于积极合作推进共同利益的意愿,还取决于是否有能力培养这样做所需的素养。

(责任编辑童德文,邮箱:jpdong@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