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海闻:经济会持续下行吗?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研究生院兼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录音整理。


 

今天谈中国经济,我的题目是 “中国经济会持续下行吗?”大家可能比较关心。我讲四个方面:

一、简单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

二、分析这次宏观经济下行的一般原因。

三、分析这个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放缓的特殊原因。

四、回答我们的问题,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下行?

首先,大家对宏观经济比较关心,因为自2010年以来,中国GDP增速持续下滑,2010年是10.6%,到2011年变成9.5%,到2012年为7.7%,2013年也是7.7%,2014年下滑到7.4%。今年前两个季度是7.0%,到第三季度变成6.9%。长达5年时间的下滑且连续4年经济增长率低于8%,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没有过的。

大家对目前的宏观经济比较担心,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比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更加严峻。对比2007年GDP 13.9%的增长率,现在几乎掉了一半。即使6.9%,也有经济学家说高估了,理由是东北、华北等地区经济很不景气,大量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业倒闭,增长率可能连4%都没有。还有一个理由是目前的用煤量、用电量、运输量等都非常低,说明经济活动少。

那么,中国目前的GDP是否被高估了呢?或者说,中国现实的经济状况是否比数据显示的还要糟糕呢?我认为不一定。因为当一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时,用煤量、用电量、运输量等通常是很重要的指标,但经济逐渐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时,这些指标就不一定能够用来判断经济运营的状况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用能源消耗的状况作为证明中国GDP被高估了的依据不是很充分。

相反,在某种情况下讲,现在的GDP还有可能是被低估的。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在GDP统计中还来不及涵盖,比如滴滴打车、互联网购物、房屋租赁。这些都是这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不知在统计方面有没有及时包括进去?在这个意义上讲,GDP的增长率也有可能是被低估了。不管怎么说,6.9%的增长率应该讲已经是比较低了。

“经济总量提高以后增速肯定会越来越慢”

当前出现的经济下行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次,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经济总量扩大以后增速早晚会放慢的。1978年,中国GDP总量3600多亿,增长10%也就增加了360多亿;2014年GDP总量是64万亿,如果增加10%是6.4万亿,相当于1978年全年GDP的将近20倍。因此,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要保持高速增长越来越难了。这是所有国家早晚会遇到的问题。中国虽然处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提高以后增速肯定会越来越慢。这一点,大家都意识到了。为什么提出经济“新常态”?就是要大家以“新常态”来理解经济增速放慢,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增速放慢是一个早晚的事。

第二,中国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近年来资金大量投入房地产,造成大都市土地成本迅速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很快,各地的最低工资在不断上涨。不过,对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原因,还是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没了,到了“刘易斯拐点”,出现劳动力短缺。我不完全同意。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其特殊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城镇化受到制度障碍。很多在农村里的多余劳动力没有被真正释放出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比重下降,农业劳动力也会减少。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业比重都很低,相应的,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超过5%。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已经下降到9%,但至少还有30%的人口在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在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的劳动力跟产值比重是不匹配的。农业的过剩劳动力还是存在的,劳动力流动的渠道不畅,很多过剩的劳动力没有被释放出来。这些过剩劳动力怎么释放出来?这就需要破除制度障碍。

二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多干预。不断提高工人最低工资和超前的劳动法,这也是劳动成本提升的原因之一。其实,工资的水平应该由市场决定。现在各个地方政府相互攀比提高最低工资,这对企业发展不利,对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不利。当然,最终对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也是不利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出口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原来很多传统产业基本上是中国生产的,现在很多转移到了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去了。以前美国商店里面卖的纺织品虽然打着别的国家的牌子,但很清楚是中国制造的。当时纺织品有配额,中国配额不够用,就用其他国家的配额。后来配额取消了,纺织品的产地是实实在在这些国家生产的。现在,美国商店里中国制造的纺织品已大大减少。这不是因为中国生产能力不行,而是这方面的成本越来越高,当然也包括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因素。

“中国到了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产业结构的问题”

第三,周期性经济衰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不可能永远处在高峰,只要搞市场经济,周期性的衰退是必然有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轻微衰退,比如80年代初GDP增速也下行过,90年代初也下行过一段时间,最低的时候只有4%左右。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又进入了一段周期性的经济放缓,也持续了四、五年,当时称之为“通货紧缩”。基本上每十年左右需要有一段时间消化过剩的产能,这是市场经济必然发生的规律。马克思早就讲过,市场经济一定有周期性的“危机”。这次下行应该归属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延续。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恐慌,媒体报道几乎使用了各种震撼的语言,比如“金融海啸”等。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只有6.1%,政府也有一点恐慌,因此出台了非常强烈的宏观刺激计划,使得一些过剩产能不但没有削减和调整,还通过房地产泡沫增加了过剩。美国经济正好相反,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没有实行强烈的刺激政策,而是依靠市场逐渐恢复,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迅速回升,但经过六、七年的缓慢增长,现在开始复苏了,GDP增长开始回到3%、4%的状况。2009年出台的强刺激政策推迟了中国的周期性衰退,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经济下行是2009年经济衰退的继续。

第四,中国到了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会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缺乏经济增长动力,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没有及时调整。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产业已经基本达到饱和,而新的产业没有能够及时跟上,这时不仅缺乏新的增长动力,也会出现旧产业工人的失业与贫困。这是一个“坎”。这个“坎”南美很多国家都没有顺利跨过。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一定会掉入这个陷阱,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过去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1978年的农村改革拉动了第一波的增长。满足了温饱后,产生了普通轻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80年代拉动经济的是轻工业、包括服装、自行车、手表等这一类产品。下一个阶段,90年代拉动经济增长是耐用消费品、以家电为主的产业迅速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产业是汽车和住房。这是一个物质需求比较高级的阶段。在过去几十年的增长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产业转型的过程。从最早的农业到轻工业,从耐用消费品变到汽车和住房,就如接力赛一样,接得好经济发展就比较顺,接得不好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放慢。前几个转型,基本上是对物质的需求。从产业能力上讲交接比较简单,转型比较容易。比如最早在装配线上生产衣服、鞋子的工人,要转成生产手机、电视、甚至电脑、汽车等都问题不大,大都是在转配线上工作,主要是跟物质打交道的劳动技术。

到了中等收入以后的需求是什么?是生活质量,是服务业。以物质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到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比较困难,要求比较高一些。中国经济正遇到这个“坎”上,所以,经济放慢也是一个正常的或者可预见的情况。

经济放缓的两个特殊原因 

总的来讲,从经济角度来看任何国家到了中等收入后增长速度放慢都是有可能的。而对中国来讲有两个特殊原因,而且都是因为制度因素造成的。一个是地方政府对经济过度参与导致投资过度和由此产生的严重的产能过剩。另一个是服务业的改革开放滞后,使得这些领域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政府不会太多参与经济活动。但是,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的行为在发展初期起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也造成了目前的产能过剩。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带有浓烈的政治因素,比如,中央提倡发展金融产业,各地就都开始建设金融中心;中央说要发展汽车工业,各个地区都上马汽车工业;中央说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地方都去搞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不顾客观条件不考虑供求关系的行为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其结果是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无论任何先进或者战略性的产业,一旦被过度投资,一定会产生产能过剩。比如汽车行业,以美国、日本、韩国为例,多数发达国家一般也就有三家到四家的大型汽车公司,而中国的汽车企业多达130多家,有27个省、市和自治区都在生产汽车,这怎么可能不出现产能过剩?而且各地的企业还不同程度上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这种产能过剩的消除要比其他国家需要更多的时间。

另外,由于改革滞后使得某些需求日益增长的产业没有得到及时的发展。比如,到了一个以服务业为主、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阶段时,医疗、文化、体育、休闲、教育等都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美国的医疗与健康产业基本上要达到GDP的20%,但整个制造业也只占GEP的20%。所以,一个医疗健康产业相当于美国制造业的产值!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也很重要,美国文化产业的比重至少也占到15%。这些产业是到了追求生活质量时需要的产业。但是由于中国的体制改革滞后,医疗健康、文化体育,甚至教育等产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认为现在中国人不是没有消费能力,因为中国人现在在海外的购买力非常强,巴黎、纽约、东京高档商店里都是中国游客。所以我说中国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不能满足中国的消费者。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买商品不仅为了其使用价值,而且也考虑社会价值、心理价值、文化价值等。不仅为了有用买包,还会因为有名买包,甚至不在乎昂贵。舒适、美观、有名、新奇等都是人们追求的东西。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东西是虚的,但恰恰这些东西是人们到了一定收入以后所愿意花钱购买的东西。

谈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问题,关键不是消费能力不足,而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有问题。人们想要的东西买不到,人们不想要的东西大量过剩。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中国的制度缺陷使得市场没有很好地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中国经济下行不会太严重”

中国经济会持续下行吗?短期看我认为有可能。一两年之内有可能持续下行,因为这次经济下行的原因与1998年后的经济不景气不太一样。那时主要是总需求不足,各行各业都不景气,政府使用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经济就逐渐走出困境。现在的问题不只是总需求不足,主要还有产业结构的问题。有些产品卖不出去,而也有不少些商品和服务需求很旺,供不应求。同时,有些地区很不景气,另外一些地区则欣欣向荣,经济增长率超过10%。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产业和产业不一样,地域的差别也非常大,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这是结构性的不平衡而不是简单的总需求不足,但这种结构调整却不太容易。一般说来,从一种制造业到另一种制造业的转型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因为都是物质生产。但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就非常不容易,因为这是从跟物质打交道转变为跟人打交道。这种转型需要对劳动力大量的培训和教育。

包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没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保持将近40年经济高速增长,即使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夕,韩国都能有10%左右的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育跟上了。当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非常普及。2011年北大代表团去台湾访问,宋楚瑜介绍台湾经验时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目前台湾每个县至少有一到两所大学。当前经济转型的困难在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无论是高质量的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需要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缺乏科技和人才。因此,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多的时间。

悲观的人觉得明年还会继续下行。我认为也不一定,下行与否不仅取决于结构调整得如何,也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正在启动,改革也在加快。今年以来已经五次降准降息,也对企业减免某些税收,同时也开始注重“供给侧”的改革和发展。政策从出台到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来讲,货币政策至少需要一到两个季度才能开始产生效果,我们希望到明年中期或者明年年底这些货币政策能起到效果。另外,即使明年继续下行,我认为下行的时间也不会很久了。经济增长永远是波动的,不会一直往下滑。中国经济现在只是两个交接棒当中的减速,起飞并没有结束,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还远没有完成,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另一方面,服务业比重在不断增加,已经占到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而且最近这几年的增长速度比较快。比如2013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是8.3%,2014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是8%。,都超过GDP的增长速度。50%的GDP都有超过8%以上的增长,一定会对整体的GDP增长速度有所贡献。

当前中央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要小看这一举措,虽然一些创新创业可能不成功,但是资金向创新创业的流动实际上起到一个市场挑选行业的作用。这比国家直接投资某些行业或某些企业更加有效。现在,民间金融的投资对中国未来的经济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会继续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毫无疑问,中国增长的动力没有用尽。中国还处在起飞阶段,大概还需要十年、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达到一个发达国家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我对中国经济是很有信心的。长期来看,基础建设包括旧城改造等还有很大空间,人均住房、公路、铁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距离。未来一、二十年,还有几亿农村居民要进城,而一个人在城市的消费是在农村消费的三倍左右。城市化会进一步通过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一带一路”战略可以进一步拉动出口。服务业发展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都超过70%,中国则刚刚达到50%;发达国家的医疗健康行业占到GDP的20%左右,中国只有5%;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也要占到15%到20%,中国还不到4%。这些都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后发展的空间。

总的来讲,目前的下行可能还会继续几个季度,甚至一年。但是,我相信下行不会太久了,幅度也不会大了,因为已经在“吃药”了,大家都在努力了。而且,相信以后服务业的统计也会更完善,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被更好地被反映出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