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贝多广:普惠金融未来发展趋势是数字化


贝多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

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正在中国蓬勃发展,是未来希望的曙光。中国也在做类似于尤努斯模式的微型信贷,而且在一些农村做得不错。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也在做。中国的网络银行、互联网银行比如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这些大型的数字化机构的效率非常高,两三年的时间覆盖了2000万到3000万的客户。

如果我们拿中国的案例和尤努斯的模式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普惠金融的希望。中国的普惠金融如果延续尤努斯模式,虽然精神可嘉但是效率较低,因此一定要走数字化的方式。中国农村的供应链金融和数字支付都有了长足发展,数字支付基本可以覆盖农村,只要有智能手机就可以使用。

除此之外,中国有一个值得全世界自豪的地方就是易纲行长去年对外宣布中国实现了所有的行政村均设置了普惠金融服务站或者金融服务站,其他国家做不到设到每个行政村这一点。我们也研究了这一点的利弊得失以及效率、成本、价值等方面。在我看来,服务站是一个过渡性的工具,有点类似于扩展的POS机,往往设在一个村里面的小卖部、超市或者村委会,方便村民提取2000元的存款或者进行支付。

数字普惠金融的未来肯定不是这样,未来一定是通过移动手机的方式,因为手机基本上可以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的普惠金融,而数字化的普惠金融发展最根本的是三项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理想得以实现。

第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大大超越了人脑的数据处理能力,无论智商再高,也不能和机器相比,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数字的处理问题;第二是互联网技术,它使得全球变成一个地球村,我们今天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讲课,可以使用Wifi转播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借助全球的互联网,世界的数据信息传输已经没有障碍;第三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接收数据而且可以主动发现数据,是具备互动功能的终端设备。

这三样技术,一个是数据处理、一个是数据传输、一个是数据的接收和返回,这三项技术一旦形成合力,我们现在的银行特别是零售银行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现在大家再到储蓄所,肯定不是过去取号排长队的现象,而是门可罗雀的情景,因为很多业务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只有个别情况需要人对人或者刷脸进行。

金融科技使得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成为数字普惠金融,它要服务的就是全球17亿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之外的人口。前年世界银行说全球有20亿人口被传统金融排斥,去年他们说还剩下17亿人。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就减少了三亿人?世界银行的人说减少的三亿人主要在中国,因为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人都有银行账户,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转账,实现了较大规模的覆盖。除此之外,更进一步的信贷、保险等高端需求还会不断加强,这些人同样没有被排斥在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普惠金融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本文摘录自贝多广博士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上的演讲。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