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

1.面临挑战前所未有破除“天花板”“紧箍咒”迫在眉睫

会议提出

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我国农业生产正遭遇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压力加大两大“天花板”,以及环境资源双重约束两道“紧箍咒”,若继续这样下去,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需要打上问号。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靠什么破题“天花板”、破解“紧箍咒”?只有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靠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2.农业已成四化“短板” 推进农业现代化刻不容缓

会议提出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专家解读

李国祥:与飞速行进着的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相对滞后的,严重的影响了四化的同步发展。

此次会议对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表述,凸显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关键变量”,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顺利,劳动力就能转移出来,才能更好促进城镇化发展。

如果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好,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潜力没有充分释放,那么工业化、城镇化也是危险的。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第六产业”呼之欲出

会议提出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会议提出三产融合,凸显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被称为“第六产业”(1+2+3=6),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产业链得以延伸,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和农民的增收。

郑风田:应在条件允许的地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让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既能接入加工业的“二产”,也能连接休闲农业的“三产”,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让三产融合成为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4.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会议提出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专家解读

中金公司农业分析师边泉水: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偏低,原因之一在于土地经营过于分散。此次会议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发挥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李国祥:会议提出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这是对农民首创精神的尊重和鼓励。30多年前大包干,当时中央的意见是“可以、可以还可以”,中央对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一脉相承。

朱立志:土地流转已成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土地流转一条路,从各地实践看,还包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

5.首提“人的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内涵变丰富

会议提出

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物的新农村”是指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人的新农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会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凸显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更高要求。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今后一要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服务,让“三留守”有依靠有保障;二要做好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不让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三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