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马建堂详解第三次经济普查

\

12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一帆一同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了有关问题。发布会由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

央视记者: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反映了五年来我国经济哪些变化?这些数据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马建堂:

谢谢你的问题。第二次经济普查以来,已经经过了五年。这五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率领中国人民克服席卷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五年,是带领全国人民推动科学发展,调整优化结构,增进民生福祉的五年,也是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地位不断提升的五年。“三经普”的数据深刻地体现了上述变化。

“三经普”的主要数据,非常深刻地展示了这五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明显的扩大,深刻地展示了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深刻地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不断提高。第一是总量不断扩大。法人单位是经济活动的细胞,法人单位五年增长了52.9%,从业人员增长了30.4%,企业的资产增长了1.25倍。

第二是结构持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末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占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在优化,比如说工业内部的结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态势比较明显。201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法人单位的比重是7.8%,这个比重比“二经普”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2.7万户投入的研发经费2034亿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结构优化还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优化上。五年来混合经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比如说2013年末私营企业户数比2008年增加了55.8%,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四类混合所有制企业数也在增加。国有企业的户数尽管在减少,但是它的活力和控制力也都在提高。

第三次经济普查还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稳步提高。比如说“三经普”的数据显示,2013年企业法人单位人均营业收入78.1万元,比2008年增长64.2%。2013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比2008年增长1.08倍。高技术制造业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723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6倍。这几个数据都反映、展示了这五年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是在稳步提高的。

总之,“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是“三经普”所刻画的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简要图景。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马建堂局长,您作为国家统计局的局长曾组织和领导了两次经济普查和一次人口普查,这次经济普查过程中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马建堂:

非常感谢你的问题。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多”,被调查对象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7000多万。第二个特点是“新”,这次经济普查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比如说PDA,我们就靠这个新手段采集数据、空间定位、拍照“三证”。全国几百万普查员过去没有用过这个“新武器”,到底是不是能够在我们国家顺畅地把它使用好,一开始不是特别有底。第三个特点是“难”。到企业、个体户家里去调查,实在是打扰人家,尽管是法定义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搞好“三经普”,确保数据数量,我和我的同事们确实感觉难度很大,压力很大。但是今天为止,数据发布以后,也确实感到很欣慰。

但欣慰之余,你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恐怕是六个字:感激、感谢、感恩。第一要感谢中央的正确领导,各部门、各地区的大力支持。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之一,没有各级政府的支持、组织,想完成一次高质量的普查是很难的。

二要感谢广大调查对象的积极配合。和任何法定统计调查活动一样,普查是所有企业和自然人的法定义务。经济普查确实给调查对象带来了“麻烦”,因为我们经济普查至少要到人家家里两次。在摸底阶段去一次,了解这个小区有多少户企业,据此绘制电子地图,之后正式调查还得去一次,如果这个企业、这个个体户在试点阶段被抽中,在事后质量抽查阶段也被抽中了,那至少要去4次。现在是现代社会,大家对报告自己的企业和个体户的信息还是有顾虑的。尽管有这些顾虑,尽管有一些麻烦,但是7000多万调查对象应该说高度、积极配合这次调查。没有7000多万调查对象的配合,没有他们的奉献,“三经普”也不可能成功。

三要感谢今天在座的和更多不在座的媒体朋友们。我们讲,普查利国利民,普查连着你我他。这个媒介、这个桥梁是谁?就是广大媒体。媒体朋友在两年多的普查期间里倾力、倾情,多种方式宣传普查、支持普查、监督普查。所以这里对在座和不在座的媒体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四要感谢300多万普查人员的奉献。任何一次调查最累的应该说是一线的普查人员。我们第三次经济普查聘请了300万普查人员,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累和可爱在哪里?首先是辛苦。普查两年多,入户登记期间三四个月。入户调查是在今年一季度。有的地方很冷,他们顶风冒雪、走街入巷、逐家逐户、加班加点,非常辛苦。第二个“累”是心累。7000万调查对象,每个普查员负责100户上下,大多数普查对象是配合支持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不太理解。有的普查员入户5、6次、7、8次才能完成普查任务,而且有的还不太被理解,所以“心累”。去年我搞了一次座谈会,请基层的普查人员座谈我们如何改进工作。基层的普查人员、基层的统计人员,未等开言泪先流。我当时在网上写了一篇东西,在我们自己的网上发了,叫“他们纯朴的眼中,为什么总是流淌着泪水”。所以我们“三经普”能取得成功,我真的衷心地感谢300万普查人员,他们是普查最可爱的人。

四川有这样一位女普查员。普查期间她怀着身孕,仍然坚持工作,每天晚上回来她的脚都是肿的,她的老公给她洗脚,普查接近完成以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她给孩子起名“经普”,她老公姓曾,孩子叫“曾经普”,这位普查员来到了现场,李霞同志,我们最美的普查员。

主持人 郭卫民:大家可以发布会后和她进行交流。


路透社:这次经济普查会不会使我们对GDP或者GDP增长率做一些修正?

马建堂:

谢谢您专业的问题。由于经济普查获得了比平时更为详实的资料,所以按照国际惯例需要对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就是对2013年的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调多少?我们将在12月19日以国家统计局公告的形式正式对外发布。我只说到这儿,可能这位朋友感到不解渴。我可以介绍一下,“三经普”以后对当年GDP的修正幅度,不仅大大低于第一次经济普查对2004年GDP的修订幅度,也小于第二次经济普查以后对2008年GDP数据的修订幅度。请谅解,《统计法》规定我不能提前说太具体的数据。

经济普查以后对GDP修订的幅度越来越小,也表明了我们常规的统计调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来越准确,特别是服务业的统计越来越健全。第一次经济普查以后对GDP修订幅度比较大,主要是当时服务业统计比较薄弱,最近几年我们大力加强了服务业的调查统计,所以普查以后对GDP修订的幅度越来越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您先前提到过这次普查当中的一个特点是“科学”。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我想问您怎么评价这次普查当中的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这次普查采取了哪些措施?

马建堂:

这次经济普查的质量总体上是高的。理由我刚才已经说了两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调查单位的净漏报率和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都是比较低的。经济普查和任何统计调查一样,它的生命力、它的价值在于数据的真实和准确。第三次经济普查,国务院领导同志再三强调,普查数据必须实打实、硬碰硬,我们牢记这六个字的嘱托,恪尽职守,为保证普查数据的可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办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措施:

第一,科学设计,依法实施。我们认真借鉴历次的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的经验,在反复论证多项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三经普”方案和13项技术规范。通过方案的科学来保证调查的真实。比如说在设计阶段,实现了部分普查指标相互验证的功能。在入户之前的摸底阶段,对统计名录库中的单位和工商税务等部门提供的单位认真地进行比对。在数据采集阶段,由于个体户很多是没账的。我们既进行面上的普查,同时抽取2%的企业进行详查,认真问他的经营情况、成本支出情况、营业情况。再比如审核阶段,数据采集上来以后,审核发现数据有不规范填报、有漏报的,都要返回调查对象修改数据,并且重新盖章签名。总之,设计方案力求科学、规范。

第二方面的措施是创新手段、保证真实。这次经济普查我们在狠抓数据质量方面有两个重要创新,还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创新,我刚才已经给朋友们展示了,就是PDA。通过PDA能做什么?可以拍照三证,拍照企业执照、拍摄企业纳税证明、拍摄企业行业组织代码,只有三证齐全的企业才是真实存在的企业。还有第二个功能,空间定位。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第二个创新就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利用互联网直接报送数据,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扰。普查员使用PDA采集数据后按“发送”键就把采集数据直接传到国家统计局,这对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信、原汁原味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保证数据质量第三个方面的重要措施就是社会监督、公开透明。特别是在事后质量抽查阶段,在社会监督、公开透明上采取了一些新办法。怎么验证入户登记调查阶段数据的质量?既靠平常全过程质量控制,也要靠事后质量抽查。事后质量抽查简单说,普查登记完以后,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在全国随机抽105个县(市、区),随机抽306个普查区(小区),随机抽了将近1.3万个调查对象,进行核查和回访,看两次查的结果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怎么保证事后抽查的质量,我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邀请了30多名媒体记者,通过互联网公开招聘了31名社会督察员,全程参与事后质量抽查。每个抽查组配一个媒体记者、配一个社会督察员,媒体记者和社会督察员的责任就是监督抽查者是不是公开公正,是不是按照规范规则在进行抽查工作。

二是严守被抽中对象、被抽中小区的资料,严守资料的秘密,防止被抽查的对象提前知道被抽中了。我今天也把现场抽查的一个资料带来了。比如说我们在国家统计局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山西省的三个县,每个县一般抽取三个普查区,然后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这个信封里装着三个中信封。抽查组组长到了山西省去,和山西省普查办人员一起在媒体和社会义务督查员的见证下打开大信封抽出三个中信封,三个中信封表明了被抽中的县(市、区),到了抽中县(市、区)以后才能打开中信封,然后再抽出三个小信封,而且所有的信封都盖着章。必须在限定时间才能抽取,抽取时有媒体和义务督察员监督,为什么这样做?并不是不信任抽查员,只是用严格的规范制度约束每个人的抽查行为。我们规定了,这些都是国家秘密,谁提前抽开就是违反国家保密法。通过这些措施保证抽查本身的公开、公正、严格、规范。《经济日报》的记者薛志伟先生参加了山西组的调查,全过程他可能比我说得还清楚。

总之,这次经济普查是一次公开透明的普查、是一次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的普查、是一次成功的普查、是一次高质量的普查。

谢谢。

北京电视台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普通老百姓应该关注这次经济普查的哪些数据?哪些数据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刚才你提到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开发,我们如何从大数据中获益?第二,第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调查情况,为什么增加这样的设计?

马建堂:

谢谢您的提问。经济普查利国利民。首先是对国家有好处,摸清我们的家底,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其次对老百姓也有好处,有的好处是直接的,有的好处是间接的。人民群众既是消费者也是投资者,比如说我们要投资办厂,通过“三经普”我们获取行业信息,比如这个行业中有多少个企业、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它的上游有多少企业、它的下游有多少企业,对企业生产决策是有帮助的。我们每个老百姓作为消费者,这次经济普查还普查了主要的工业产品的情况,比如照相机、电脑、电视机、电冰箱,这些企业都在哪里?除了工业产品外,比如第三产业,有多少理发馆、洗衣店、银行分支机构都座落在哪里?将来我们要把这些信息做成可视化的电子地图。开发利用好这些数据,对国家、对企业、对老百姓都有直接益处。

统计机构在经常性调查中,特别是季度调查、月度调查,要综合考虑效率和成本的因素。效率就是尽快调查发布数据,以使社会判明经济走势。所以日常调查的单位尽管个数不是特别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大,他们能够代表、左右着经济运行走势。局限性在于对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统计估计得不够。所以每五年的经济普查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进一步的摸清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这次把摸清小微企业的家底作为普查很重要的任务。二三产业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的95%以上,从业人员占一半左右,资产接近30%,这就是小微企业的一些具体状况。然后再具体到每个地区、每个县、每个区、每个街道、每个行业到底有多少小微企业。摸清家底,有助于各地党委政府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更好地推动就业、促进发展、改善民生。

主持人 郭卫民:对普查经济数字的利用,看来媒体也能做一些工作,也能做一些深加工工作,将来怎么更好地捕捉它、宣传它,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马建堂:

普查获取了海量数据,怎么利用好它就需要统计机构、媒体、研究机构一起努力,不要让这个宝藏查完以后放在抽屉里、放在电脑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五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去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比2008年增长1.08倍;实现利润总额7234亿,比2008年增长1.66倍。这些数字对于国民经济的下行压力来说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这些数字如此亮丽的原因有那些?另外,我们高技术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如何理解?这个势头能否在未来持续保持?

马建堂:

这次除了发布三个公报,还给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专项材料,就是《五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这是普查数据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的一个例证。如何使我们的数据更接地气,更反映国民经济的深刻变化,我们做了一个尝试,昨天研究临时加了这个材料。从我们提供的材料和其他普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这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更快,为什么能够发展得更快?我想原因很多。包括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前几天国务院决定把在中关村适用的一些科技政策推广到全国。再比如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中的高科技企业减免税负的政策力度。再比如国家对上海自贸区的一些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也在相应范围复制、推广,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健全,市场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强,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国家的支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市场主体的作用越来越强。市场竞争的范围越来越强,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强,归根到底是市场力量在不断增强。正是国家的支持,加上市场的力量,两者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促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这是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未来,转型升级的希望。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特别强调创新驱动,要从要素推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中国人蕴含着的这种创新的积极性、创造的能力激发出来、调动出来,我们这样坚持做下去,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就一定会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也就是您说的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的希望在哪里,可能发展的希望就在这里。通过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锐意创新对于企业是成功之源,对于国家是发展之根,对于我们民族是振兴之要。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让我们拥抱这个潮流。

中国新闻社记者:据我们所知,国家工商总局近期发布了关于企业主体的数据和普查的数据并不完全一致,请问数据不一致原因是什么?


马建堂:

这个问题请我的同事徐一帆先生回答,他是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

徐一帆: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位记者非常细心,看出了工商部门公布的单位数和我们经济普查公布的单位数不尽一致。刚才马建堂局长已经说了,我们在经济普查入户前跟有关部门进行了单位比对,主要是哪些部门?主要是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比如说工商、税务、民政、编办、质检等等。比对的目的是入户登记前有清查阶段,清查单位是为了补遗剔重,在入户登记前搞清楚单位名录。既然这样为什么在普查结束后,经济普查单位数和工商局的单位数有所不同、不完全一致呢?

大家知道,统计很重要的是统计标准或者口径,还有统计时点。之所以数据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有这两个方面。首先,统计标准或者口径不一致。经济普查的单位标准是什么?单位存在,而且正在经营。工商部门的单位标准是什么?有照即单位。在此前在这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前,只要有执照就是单位。我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比较抽象。实际上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普查的时候正常存在且经营的才作为单位。但是清查以后到入户这段时间,可能这个企业拆迁了,可能停产停业了,可能我们再普查的时候它就停产了,但是它还属于有照的。所以就造成普查的时候找不到,仍然持有证照。第二种情形,我们普查的时候是一个单位,但是这个单位是合伙的,有多照。第三种情况,一些社团法人,也领了工商执照,但是统计的时候它是作为社团法人,这样下属单位就不作为我们统计的单位数。以上三种情形就是统计口径和标准不一样。

还有时点。大家知道有时期数和时点数。第三次经济普查是2013年12月31日作为普查时点数,我们统计的单位数是这个时点的数据。有些同志会说,现在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了,而改革后,新增企业的个体数出现了较大增长,有的还叫“井喷式”增长,但是请大家注意,这个改革方案是2014年2月7日发布实施的,而这种“井喷式”增长是3月份以后。所以时点不同,当然单位就不同。以上简要讲标准不同、时点不同。谢谢。

马建堂:

对于这个问题我再补充几句。我国的工商制度改革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这是一个重大的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对推动大众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今年以来,市场主体迅速发展,对发展经济、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确实就像徐一帆先生刚才说的,两个数据的统计标准不一样,统计时点不一样。统计标准,简单讲,普查的标准就是在这个时点上存在,正在营业而且被找到的单位数,工商数据基本上是这个时期发的有执照的单位数。另外,普查数据是2013年的数据,“井喷式”的增长在2014年,这样大家就清楚为什么两个数不一样,两个数据都准确、不打架,因为标准不一样、时点不一样。

主持人 郭卫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

关于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

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增幅为3.4%。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322亿元,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6810亿元,比重为4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5887亿元,比重为46.9%。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修订数据与初步核算数据对比表

 

现价总量(亿元)

构成(%)

修订数

初步核算数

修订数

初步核算数

国内生产总值

588019

568845

100.0

100.0 

  第一产业

55322

56957

9.4

10.0

  第二产业

256810

249684

43.7

43.9

  第三产业

275887

262204

46.9

46.1

 注: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修订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告》,核算司负责人就此接受了《中国信息报》专访。
 
问:2013年GDP作了哪些修订? GDP和产业结构数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这次修订2013年GDP初步核算数,主要是针对经济普查所带来的基础资料的变化,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
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进行的。修订后的2013年GDP为588019亿元,与2013年初步核算数568845亿元相比,总量和幅度分别增加19174亿元和3.4%。这一增幅,不仅低于2008年二经普4.4%的增幅,也显著低于2004年一经普16.8%的增幅。

2013年GDP数据修订后,三次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初步核算的10.0:43.9:46.1,修订为9.4:43.7:46.9。需要说明的是,修订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数据,使用了国家统计局2012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问:是否会按照以往惯例,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答: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基础资料或核算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时,都要对有关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因此,2013年我国GDP数据修订后,我们还需要对2013年以前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由于工作量大,GDP历史数据修订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待GDP历史数据修订完成后,也将以适当方式对外公布。

问:修订2013年GDP数据对2014年GDP增速有何影响?

答:2013年GDP修订后,会影响2014年GDP总量,但基本上不影响2014年的GDP增长速度。因为我们计算2014年GDP增长速度时,对于普查后增加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按所在行业统一可比的增长速度计算。从前两次经济普查看,2004年和2008年普查后,GDP总量比当年初步核算数分别增加16.8%和4.4%,但2005年和2009年GDP增速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影响。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