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失速的河北

6.5%!

2015年开年,各省纷纷交出成绩单。河北“不出意料”的在增速榜单中被放逐:仅高于山西、黑龙江和辽宁,名列全国倒数第4!其2014年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纵观20年来各省GDP“赛跑”,本世纪以前,长期与河北不相仲伯的河南,现在已远远跑在河北身前,赶超无望;更令河北倍感压力的是,身后除持续降速的辽宁外,四川、湖北、湖南皆虎视眈眈,增速迅猛,长期坐实的“老六”位置,如今岌岌可危。


这是河北最为艰难的一年——尽管从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但2014年依旧创造了近年来增幅下滑的最高纪录。

“虽然现在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但经济增速仍然是衡量政绩的最主要指标,河北去年遇到的困难最大。”一位河北官员私下表示。

让河北不堪回首的2014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支柱产业全面萎靡

刘炎正在家里一根接一根的抽着闷烟。他不仅苦恼,还很焦虑。

结婚刚满一年的他,正在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2014年初离职后,刘炎开始了他近乎“饥不择食”的创业历程,找朋友揽工程,代理白酒,“反正啥能赚到钱就干啥”。

这种情形,在几年前,他几乎无法想象。

2007年,刘炎成为秦皇岛首钢板材的销售经理。时值钢铁行情大好,普通板材价格从3000元飙升至7000多元仍供不应求。

那是刘炎最津津乐道的一年,“根本不用跑客户,订单报上去做不完的单子就卡到下个月,先做谁后做谁,要看客户跟销售的关系。”被客户“捧在手心都怕滑掉”的刘炎,在他职业生涯初期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后,钢材受宏观经济影响,价格一路下跌。刘炎一度有了危机感。不过时间不长,在中央投资刺激下,钢价很快止跌回升,央企首钢板材的手里再次攥满了来自国内外的大笔订单。

2012年,钢铁市场迎来了持续至今的漫长“寒武纪”。刘炎再也没法稳坐办公室了,他收拾好行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拜访客户,寻找销售机会。不过,让他失落的是,虽然比以前勤奋得多,但一次次风尘仆仆却是一单难求,“原来客户围着我们转,后来是这些钢厂的销售们跟在客户屁股后面跑”。

薪水的直线下滑,给刘炎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压力,尽管新婚不久,他最终咬咬牙和一帮同事一起辞职了。

刘炎只是河北钢企下岗大军中的一员。占全国钢铁产量四分之一的河北,在被钢铁业行情黯淡折磨两年之后的2014年,依然没能从困顿中走出。

河北省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增加值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以钢铁为代表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乏力,仅为3.1%。全省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增长12.2%,主营收入下降3.3个百分点。产钢大市唐山和邯郸,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分别增长了24.6%和35.4%。

不仅是钢铁,河北支柱产业的水泥、玻璃等行业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一年来遇到较大困境。

“2011年开庆功大会,庆祝厂子当年没有亏损,但‘好景’就一年,现在连基本工资都发不起了。”河北某老牌大型国营玻璃厂的一位中层表示。

2014年1-10月,河北钢材、有机玻璃产量分别只增长3.6%和0.4%,而水泥减产幅度达到16%。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杨连云分析认为,“河北的这些支柱产业都属于建材行业,全国房地产行情的整体低迷对这些行业带来很大冲击”。

工业支柱产业的低迷,使得工业占GDP比重超过50%的河北不堪重负。201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增幅降低了近4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大衰减。

保“蓝天”比“保增长”更重要

支柱产业的低迷带来的是大量工业品的积压,河北产能过剩的困境继续恶化。不过,尽管喊了多年“调结构”,但在全国整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河北一直没找到化解出口。

到了2014年,在钢铁、水泥、玻璃产业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河北祭出狠招,不得不采用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关停生产企业。

2014年,河北最忙碌的部门要属各地的环保局了:全年共检查近20万家企业,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090家,挂牌督办41家,停产整改2511家,直接关停企业就达到9360家!

“今年一年跑的企业比过去五年还多,不是在检查,就是在检查的路上。”河北某市环保局官员对我们感叹。

让河北以如此力度治污的直接原因,来自于上层压力。2013年9月国务院和环保部在一周之内先后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河北环境治理提出明确要求。

不过,有分析认为,比起部委的文件,河北的压力源自中央高层。

2013年9月,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治污动员会上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几次问到这个问题,我和庆伟同志及各位常委都有一种脸红、出汗、坐不住的感觉,这顶帽子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也压得河北抬不起头来”。

在动员会现场,省长张庆伟给各市市长带上了“紧箍咒”: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周本顺表示:“谁拖了全省的后腿,要按签订的责任状有明确的说法。”

一位官员表示:“环境治理是政治任务,对河北来说,保‘蓝天’比‘保增长’更重要!”

不过,根据环保部201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河北依旧占据7席,治污依旧路遥弥艰。

比之空气质量的改善,治理污染带来的更直接效果体现在产能的削减上。2014年全年,河北共压减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3918万吨、平板玻璃2533万重量箱。超额完成年初制订的“6643”工程的目标。(按照该计划,到2017年,河北须完成6000万吨钢铁产能削减任务,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削减任务,并确保2014年年内压减粗钢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110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1800万重量箱)

“削减产能和环境治理本来是两码事,但在河北就变成了一码事,产能过剩最严重的产业也是污染大户,同时也是支柱产业,政府没法直接下令企业减产,正好以治污来关停、整改违法生产企业,客观起到削减产能的作用。当然也是碰到河北经济痛处的做法。”河北当地学者分析道,“未来治污减产的力度还会更大,长痛不如短痛,早晚要下这副药。”

与京津差距或进一步拉大

尽管深陷增长乏力和雾霾围城,不过仔细观察河北一年来的经济走势,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迹象。

2014年第一季度,河北经济增长率跌至4.2%,全国排名倒数第二;此后数据逐渐回暖,至上半年回升至5.8%,但在全国依然倒数第二。到了第三季度进一步提升到6.2%,并且超过黑龙江在全国上升一位。而过完全年,河北靠着第四季度的“冲刺”,实现全年6.5%的增速,幸运逃过倒数三甲的尴尬。

从具体行业来看,虽然传统产业带动作用减弱,但在包括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上,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甚至个别行业增幅接近20%。

企暖的原因,被认为来自于一季度之后投资力度的加大。2014年,河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5.5%,略低于上一年增速。但在房地产投资增长平稳的情况,全年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8.8%,高于上一年0.6个百分点。而在建大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60%,增幅超过20%。

“很多投资来自于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京、津的产业对接。”河北省发改委官员介绍说。

自2014年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进入顶层设计后,三地基于交通互联互通、环境治理和产业对接,逐渐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包括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段、京沈客专、张承高速等大型交通项目以及河北与京津的多条“断头路”进展较快。2014年底,由三地会同铁总共同出资的京津冀城际铁路立项。

此外,北京—张家口入围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比赛场馆、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已进入投资建设。

在产业方面,北京凌云化工整体搬迁邯郸,北汽集团黄骅整车项目投产,一些大型项目的投资对接,让长期望梅止渴的河北多年后终于尝到一些甜头。

不过,杨连云认为,这些技术层面的改善难以让河北在京津冀战略中真正受益,分税制和北京的总部经济将各省尤其是受害颇深的河北的税收收入纳到北京,分灶吃饭促使地方官拼命招商引资,为争夺税源而恶性竞争。“体制没有变革,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

2014年年底,之前被媒体热炒的、范围包括唐山曹妃甸的京津冀自贸区最终被天津自贸区取代,天津的政策红利进一步凸显。

“天津自贸区获批后,天津的‘极化效应’会进一步明显。”天津本地学者、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马云泽说,“如同上海,一定会吸引大量企业入驻,也会包含一些河北企业的迁移,短期内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区域差距。”

(责任编辑邮箱:zhouhz@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