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现阶段我国外资利用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短缺,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国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国家税收,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我国发展观念的更新,也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法律体系的建设。因此,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坚持的基本方针。

一、现阶段我国外资利用的基本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吸收利用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从外资利用的规模看,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国;从外资利用的结构来看,来源主体更趋多元化,地区流向更趋均衡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外资利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创造的利润和税收不断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外资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逐渐降低

2010-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057.35亿美元增长到1195.60亿美元,四年内增加了138.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12%。实际利用外商其他投资额(外国投资者以股权、债券等形式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等)则表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30.86亿美元减少至2013年的11.34亿美元,由此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在实际利用外资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到2013年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99.0%,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导形式。虽然在这段时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总体上仍表现出增长趋势,但增速却在波动中逐渐放缓。

(二)外资流入的重点转向服务业

从三次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看,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19.1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20.6亿美元,2013年则下降至18亿美元;第二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约20亿美元,2012和2013年两年又减少了60多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商实际投资的金额则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不足500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超过660亿美元。从三次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变化来看,同样表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的情况。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渐由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我国利用外资也更多地向服务业领域倾斜。

(三)外资的区域来源结构较为集中

按区域划分,我国利用外资中有超过四分之三来源于亚洲地区,2010年我国利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比例达到73.39%,2013年这一数值进一步上升至80.51%。而来自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外资则表现出比重逐渐降低的趋势,2010-2013年拉丁美洲占我国全部利用外资的比例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同期来自大洋洲国家的外商投资占比下降了0.22个百分点。来自北美洲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在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2和2013年则又有所回升。相对于其他大洲而言,来自于非洲、欧洲的外商投资占比波动幅度较小,2013年与2010年的数值相差不大。

(四)东部省份依旧是吸收外资的主要地区

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例稳中略降,总体上保持在78%左右。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比重在不断上升,2010年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所占比例仅为13.84%,2013年这一数值提高至16.71%,而根据商务部的最新数据,2014年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8.1%。由此可见,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开始流向这些地区,进一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五)外资利用的效率在不断提高

分析2010-2013年我国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利润及资金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虽然相比于2010年,2013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有所降低,但是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也下降了,同时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升值因素的影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在这一时期不断提高。每亿元外资创造的利润总额在2010年为4.12亿元,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值上升至4.76亿元,三年间上升幅度为15.53%,可见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不断提高。

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贡献度衡量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在全国工商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自2010年以来,全国工商税收总额以及涉外税收总额都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与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高度相关。2010-2013年全国工商税收总额增长了42.77%,年均增长12.60%;涉外税收总额增长了37.74%,年均增长率为11.26%,低于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增幅。但总体而言,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贡献度在这段时期内保持基本稳定,在20%-22%之间。全国工商税收总额以及涉外税收总额的年增长率表现出阶梯式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与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企业税收负担逐渐减轻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总体税收增长水平的降低。

二、当前我国外资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绩,然而仍然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

(一)引进外资的质量偏低

我国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一方面,外商往往为了保持其技术垄断的优势,而将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我国输出的主要是已经失去竞争力或者正在应用普及和标准化的一些技术。即使它们转让了一部分的高精尖技术,也经常要附加各种限制性的条款,阻碍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在引进利用外资时通常更加注重技术的引进,而忽视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国际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的比例是1:10,而在我国这一数字仅为1:2.5。对引进外资技术的消化不足使得我国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脱节,直接导致了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造成对外资企业核心技术的过度依赖。

我国存在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外资。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在引进外资时往往忽视评估外资质量的重要性,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贪大求全,一味追求外资利用的规模和数量,并且从中央到地方长期以吸收和利用外资数量的多少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之一,也加剧了盲目利用外资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政府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往往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带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国土资源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造成了许多低水平的外资重复引进,大大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二)利用外资的结构有待优化

从外资利用的产业结构来看,由于第一产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收益见效慢的特点,使得目前我国农业领域利用外资所占的比例最低,2013年仅占到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1.53%,不利于农业部门扩大资金投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二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领域是制造业,其利用外资金额占到第二产业利用外资金额的91.9%;第三产业中房地产行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偏大,其占比达到43.49%,而其他服务业领域的外商投资占比则相对较小。外资利用产业结构的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偏差,使得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距离扩大,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外资利用的国别来源来看,我国吸收利用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和台湾等亚洲国家及地区,来自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比例不高。这是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上靠近,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来华投资更为方便,并且在管理上也更为便利,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在国际资本的流动过程当中,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投资的主体,因此我国外资利用过度集中在某些亚洲国家或地区,本身不利于我国外资利用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从外资利用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在外资使用的数量,还是外资使用的效益和规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相比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工业聚集程度较高,所以我国吸引来的外资多投向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这样的区域失衡状况将加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造成更大的不平衡,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

(三)外资“超国民待遇”现象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为了充分地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引进外资上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通过对外国资本实施“超国民待遇”,吸引外商来华投资。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首先,我国对外资实行的优惠政策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税收优惠,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在贸易政策方面解除了贸易壁垒,关税费率大为降低。外国资本通过低成本优势迅速占领了我国市场,对内资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并且外商大都掌握一定的技术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部分行业还逐步出现了外资垄断的趋势,对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不利。其次,对外国资本的“超国民待遇”也引发了一部分内资企业外逃后以外资身份重新流回国内,使得这些企业变相享受了优惠待遇,对企业产生了不合理的引导。再次,大力鼓励外资流入、鼓励外资出口创汇的政策也使得国际游资乘虚而入,出现一些盈利能力较弱的出口企业靠出口退税和政府补贴生存的现象,造成出口增长的虚假繁荣,不仅加大了贸易摩擦的风险和外汇管理的压力,也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增加,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四)外资进入挤压国内企业空间并进入敏感性行业

利用外资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国内的企业也会因为外资的进入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除了国内企业自身竞争力不强的因素之外,外商进入我国的投资动机与我国的发展战略不一致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外国资本进入我国是想要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打击竞争对手,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努力取得行业或者市场的支配地位,最终形成垄断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外国资本通常会投资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通过利用我国低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的目的。然而在这些行业本身国内企业就较多,外国资本的进入会与国内企业争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同时外国资本依靠技术优势逐步扩大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进入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强,一些外资进入了可能涉及我国经济安全的制造业、流通业以及高科技等敏感性行业,从而使得我国的国家安全也受到较大的威胁。

(五)引进外资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劳工等标准的提升以及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依托传统的成本优势和优惠政策对外资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广阔的市场空间、基础设施和产业综合配套以及投资的软环境。外国资本来华投资更看重的已经不再是我国的低成本要素优势,而是我国的综合配套及软环境的建设情况。目前在市场、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配套等方面我国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迫切需要改善的就是投资的软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和法律环境,例如审批制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等。我国正处在经济全面转型时期,有些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得外商投资企业担心来华的利益受损,也不利于我国对外资进行有效监管;外资进入的审批环节过于复杂,手续繁琐,降低了外资进入的效率;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外商企业对技术研发创新心存顾虑,减缓了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速率。

三、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外资利用持续健康发展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仍然要充分利用好外资,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效率,通过更高层次的“引进来”进一步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引进外资观念、注重引进外资的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二要调整优化外资利用的结构,稳固亚洲国家的投资,将引资重点转向欧美等国;继续优化外资利用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外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力度,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要逐步实现内外资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四要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负面清单列表中的有效做法,建立我国利用外资负面清单准入模式。五要加强利用外资的软环境建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