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

中国经济高杠杆问题,始终受到各方关注。 

上周,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谈当前中国经济时,多次提到去杠杆的问题。“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权威人士的上述观点,引发市场热议。 

过去几年,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快速增加,高杠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必须面对的“阿喀琉斯之踵”。有统计认为,截至2015年末,中国全社会杠杆率为260%,2008年至2015年期间猛增九成。其中,非金融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杠杆率较高,被认为是风险较大的部门。 

尽管国际上债务水平的高低没有定论,但短时间过快的增长速度始终令人担忧;尽管各方对中国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基本达成共识,但长期可持续性以及潜藏的风险始终是一大隐患。有分析指出,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一国几年内杠杆率攀升三五十个百分点,往往会随后遇到较大问题,如资产价格大幅跳水、债务违约、银行业危机或汇率危机。 

也正因如此,权威人士才会发出“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的警示,并特别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问题的关键是,加杠杆容易,去杠杆则十分痛苦。究竟该如何既积极又稳妥地去杠杆? 

一般来说,业界大都采用负债/GDP的比例,作为监测杠杆率的指标。从这一指标出发,要降低杠杆率,很自然地可以从分子与分母两个角度着手,即降低分子项的债务规模,提升分母GDP,或者至少分子债务规模的增速低于分母GDP的增速。 

从经济发展看,进入新常态阶段的中国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对此,权威人士在谈到当前中国经济时表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且“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这就意味着,试图通过提高GDP增速来降杠杆的途径并不容易。有研究表示,推升GDP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改革提高经济生产效率,但是需要时间较长,且做起来不容易;另一种是通过投资短期拉动GDP增速,但是如果投资本身依靠货币来推动,则容易体现为政府部门负债快速上升,而企业部门负债可能未明显收缩,令杠杆率不降反升。这就是说,如果短期内经济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而片面强调做大分母,可能会使杠杆率继续上升过快而债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对此,权威人士明确表示,“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因此,要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需要从宏观层面上不“放水漫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稳定宏观环境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去杠杆,需要从微观层面、结构角度出发,实现“好的去杠杆”,避免“坏的去杠杆”。 

从微观的企业层面看,借助财务杠杆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本是经济中最为正常的行为。但问题是,当企业杠杆水平不断提升,而盈利能力反而不断下降的时候,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出现问题:要么会发生债务违约,要么就存在不断借新偿旧的现象。衡量企业财务杠杆是否健康,常用的指标是利息备付率,即息税前利润(EBIT)与利息费用之比,该比例越低,意味着企业支付利息的困难越大。此前公布的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该比例低于1倍数值的上市公司较2014年有所上升,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恶化。 

从结构性上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在增加,而民营企业则相反;产能过剩行业内的企业杠杆率较高,部分中小型企业与私有企业存在一定融资难题。这被认为信贷资源过多集中于国有企业或低效率部门,其中不少“僵尸企业”的存在,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存在着债务违约风险。与此同时,在存在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债务人往往忽视还债压力,不惜以高成本融资,预算约束软化,即便回报无法覆盖成本,也极力扩大规模,导致盈利能力和效率低下。 

因此,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采用结构性去杠杆的举措得到各方认可。有专家建议,去杠杆绝对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所有权特征、行业特征以及区域特征,鼓励“好的杠杆”,去掉“坏的杠杆”,优化信贷资源的均衡配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建议,短期内应该在结构层面多花工夫,多发展股权融资,通过强化市场纪律让“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同时以政府、居民和民企加杠杆配合国企去杠杆。

来源:金融时报;作者:赵洋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