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睿智科技陈建:用好“数据”这个金融科技原材料

金融科技意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从金融IT阶段到“互联网+金融”模式,再至如今前沿科技助推产业更新换代,科技和金融的组合正逐步颠覆传统金融业。

2019年11月11日,睿智科技董事长陈建在参加“2019年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时,就“金融科技的行业新趋势”这一主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金融科技近年来热度不减,据艾瑞报告数据,2018年中国各类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已达2297.3亿元,其中投入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资金为675.2亿元,占总体投入比重为29.4%。

“金融+科技”的组合早有迹可循,从上个世纪ATM、POS机规模应用的金融IT阶段,到此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形式的热潮,再至现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助推产业更新换代,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度进一步加深。在科技助力转型的过程中,金融业对数据的利用与依赖也愈加凸显,“数据”成为金融科技前行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大数据+人工智能”打破金融信息非对称

据数据统计,目前央行征信中心收集了中国30%~40%消费者的征信报告,对于这个人群来说,金融信息非对称已经被打破,一般情况下,银行会为他们匹配一定额度的授信。但这也意味着目前还有60%~70%的消费者很难获得主流金融机构的授信,因为他们在央行或者没有征信记录,或者记录很短,信息比较单薄。

“幸运的是,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为这些无征信、短征信、薄征信的人群创造了一种充分的可行性,我们可以依靠替代性的数据,依托人工智能的云计算虚拟整合代替传统的数据物理整合,精准评价消费者风险。”睿智科技公司董事长陈建指出。

云计算虚拟整合采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将算法直接置入大数据源中,再将大数据源中通过算法提炼出来的核心洞察力在云端进行汇总,最终对消费者形成一个信用评分。陈建把这一过程形容为“盲人摸象”,“一个数据孤岛摸一遍,十个数据孤岛就摸十遍,摸一遍肯定是无法判断它是大象的,摸十遍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形象;如果能摸二十遍,将数据洞察力汇总在一起就非常精准了。”在这其中,海量数据被人工智能算法提炼,形成一种核心洞察力。

从信用评价角度看,陈建认为,基于大数据应用所获取的消费者评价与传统征信相辅相成,这一特点特别体现在对中国年轻人的信用评分上。在他看来,传统的信用评价往往基于借贷记录、央行征信记录等,但很多年轻人并无信用记录,即使有也可能非常单薄、有限。而且年轻人的相关信息变化很大,传统的信用记录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可能远远不够。在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真实记录下了海量的行为轨迹,这对于传统征信覆盖比较充分的人群来说是另一维度的补充;对于大量无征信、短征信、薄征信人群而言,则在相当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陈建认为,技术是一种中性技术手段,若应用恰当,能有效打破金融信息非对称,精准匹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机构的供给。尤其在中国,大数据的精准洞察力对于金融风险管理与个人信用评估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6月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8万亿元,同比增长18%。报告同时强调,“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关键瓶颈。借助金融科技打破金融信息不对称,无疑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繁荣与普惠。

新浪潮中数据利用大有可为

2000年,陈建加入FICO这一全球知名的信用评估服务公司的美国总部。当时适逢美国金融科技起步,他也经历了美国金融科技的爆发性发展和普及过程。后来陈建创办FICO中国,投身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今,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掀起,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全新科技颠覆着许多传统产业,在新技术融合应用方面,中国市场又走在了世界前列。

尽管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北美为主导,中国是后起之秀,但陈建认为,中国发展速度超越了美国等成熟市场。即将到来的5G时代就是金融科技的新一次机遇,它将以空前的速度、深度、广度促进整个社会互联互通,同时也将带来更大量新数据,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赋能将向着更广、更深的维度发展。

陈建分析,5G对金融科技未来的影响大致有三方面。首先,随着5G的普及,更快速并精准地获得与使用数据成为可能。金融的核心基础是“打破信息非对称”,大数据的空前提升和应用对于打破信息非对称,进而促进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有非常直接的意义。其次,5G基于移动互联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丰富了金融应用的场景。人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连,可享受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此时,对金融机构而言,用户体验将变得空前重要,谁能够最广泛、最快速地深入各个金融应用的场景,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让用户在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最佳的体验,谁就可能获得市场上竞争的优势。最后,5G本身是一个技术升级换代的过程,会带来一些直接的金融场景。部分人要升级到5G手机时会选择信贷购机,这本身就是个万亿市场。对于很多机构来说,各种各样5G设备的更新换代,也需要金融的支持。

进一步将视角拉至全球,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以金融科技支撑消费金融显得空前重要。从整个金融行业来讲,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支撑经济的马车中,投资空间愈发被压缩,而出口空间也有所收窄,不再是核心引擎。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目前从政府到市场都在以消费促内需,以消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陈建认为,金融在支撑消费上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金融科技在这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对亿万消费者的信用水平和信用风险进行精准预测,让消费者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够精准地对接,这是金融科技可以在新形势之下发挥用武之地的最大舞台。

这一过程,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实践,尤其植根于中国的大数据产业。陈建认为,能够深度结合中国产业特点、行业规范和应用场景的高科技公司才能够真正抓住这一机遇。

科技是金融科技的安身立命之本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名词热度居高不下,各类金融科技项目近年内数以万计涌现,这之中也不乏大量浑水摸鱼披着金融科技外衣的“伪创新”。

何为真正的金融科技?《规划》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该定义由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 2016 年提出,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同样,陈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是用新的技术手段去发挥以前做不到的生产力,为金融带来新的价值,“金融科技服务于金融,是一种科技形态,其安身立命之本是什么?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你要实现之前的技术手段做不到或得做不够的一些价值,金融科技的关键词绝对是‘科技’二字,好的金融科技项目应该有一些科技方面的硬实力。”

银行是金融科技重要的伙伴,也是金融新科技重要的应用场景。安永2017年发布的《充分释放银行业的金融科技潜能》报告中提出:金融科技必将对银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是,颠覆银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是合作,而非竞争。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其在短期内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金融科技公司,而是来自更善于利用金融科技的传统竞争对手。陈建使用“军队”与“武器提供商”来形容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作为银行服务商,金融科技公司应该能够给银行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武器,让银行在打仗时能精确制导,而先进武器的支撑则是过硬的技术。

在陈建看来,优秀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该是“技术硬核”与“清晰商业模式”的集成。金融科技最终仍应落地在“科技”二字,科技服务于金融,金融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本文作者李子怡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学生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