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今年首次银行间“钱荒”:“融十条”惹的祸?

事件:资金面告急 银行间今年首现延时交易

作者:程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程度不断升级,令不少交易员昨日再度紧张起来。昨日晚些时候,多位交易员对记者透露,收盘前,因一些金融机构仍未补齐资金缺口,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系统两度延迟交易,至17点左右才结束。

通常,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系统闭市时间为每日16点30分,此前虽也有因流动性紧张而延时的先例,但较为少见,如在去年“钱荒”时的5月和7月。但今年以来流动性一直较为宽松,延时闭市尚属首次。

昨日下午有传言称,银行间市场钱紧,惊动了央行,其中兴业缺口最大。对此,兴业银行昨日晚间表示,该资金面传闻不实。截至当天下午5时,该行超额准备金超过600亿元,超额准备金率超过3%,流动性安全可控。

“下午资金真心紧张。”某银行资金交易主管告诉上证报记者,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程度本周以来连续升级,新股申购扰动叠加月末,令资金拆出意愿降低,机构热盼央行在此时开展SLO等注入流动性。

昨日央行仅开展了100亿元14天正回购,为近两个月来首次缩量,中标利率继续维持在3.40%,但从昨日来看,其维稳作用有限,难以阻止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全线上涨。

数据显示,昨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涨幅扩大。其中,涨幅最大的为21天回购利率,上涨43个基点至4.97%,2月品种也上涨21个基点。而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上行6和8个基点。

“昨日14天以内期限的资金最为走俏。”某银行交易员称,因为14天期限跨月底,所以全天资金最为难寻。

业内人士称,对于IPO大规模来袭、缴税及月末因素,市场已提前有预期,不至于引起资金面如此紧张,资金面的告急或有其他“隐情”。

一方面,尽管本周资金面逐日趋紧,但央行未再释放正回购利率下调的价格信号,仅将正回购缩量100亿元显然“杯水车薪”,令市场对资金面预期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存贷比调整的消息,也对市场情绪形成一定负面影响。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测算,若非存款类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按9.8万亿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和18%的存准率计算,存款准备金也将多补缴1.76万亿元,至少需下调三次存准率对冲。

“如果考虑到存准率下调和存贷比放松均会提升货币乘数,央行下调存准率的次数恐不及预期,这会对银行间资金面有收紧作用,但冲存款意愿下降可降低银行间利率的波动性。”管清友指出。

此外,市场上此前过分乐观的资金面情绪,也令目前机构杠杆较高,稍有“风吹草动”易引起较大波动。据记者统计,近期质押式回购市场每日成交均在万亿以上,昨日仍达10375亿元。

有业内人士称,最近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保持在万亿左右,说明整个市场的杠杆率较高,资金链长,一旦资金波动很容易出现连锁反应。对于目前的资金面紧张,记者昨日采访到的一些市场人士寄希望于央行定向“放水”,对央行近期开展各种类型的资金补给预期也悄然加大。

 

解读:有一种降息政策,出来之后利率就上去了

作者:姜超、顾潇啸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前晚出了“融十条”,洋洋洒洒数千字,目标的核心是降低融资成本,小伙伴们群情激昂,在群里讨论了一晚上,我们也熬夜加班写报告,结果吵来吵去、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到底新政策出来之后利率是升还是降?

结果第二天就傻眼了,国债期货暴跌,市场利率全面上升,资金紧张导致银行间市场交易被迫延迟!第一天发文降低融资成本,第二天就钱荒,实在太令人无语了!

最新11月的PMI数据还在往下走,通胀也马上要“0”字打头了,房价也在全面下跌,经济的下行风险不可忽视。而究其根源,在于作为润滑剂的金融体系失灵,10月的全社会融资总量只有6000亿出头,都够不上以往的零头,如果大家都没钱了,经济靠什么来转起来呢?

为啥融资这么少呢?有人说是银行不干活,不想放贷款。因此融十条的核心是增加融资的供给能力。包括引入更有效率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以及放开直接融资的股权、债权融资市场,引入海外廉价资金。

而银行的兄弟们哭诉说不是不干活,是因为贷存比超标了没钱放,所以“融十条”给银行开出的一剂猛药是增加信贷供给,不是贷存比不够吗,那我给你增加存款,把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负债都算作存款,给你10万亿,把贷存比降低5%,等于一下子至少多出来5万亿的信贷额度,总归不缺钱了吧?

那么为啥突然会出现钱紧呢?金融市场不是算算术、过家家,拍脑袋想出来的政策就管用,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和行为对政策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要把同业负债算作一般性存款,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需要补缴准备金。过去同业负债不用缴准,而一般性存款需要缴纳20%左右的法定准备金。这意味着银行需要补缴2万亿左右的准备金。

有人会说缴准没事啊,央行可以降准啊,每次降0.5%,降个3、4次不就完全对冲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真能完全对冲吗?这两笔钱的分布完全不一样。同业存款的分布极不均衡,多的银行占总存款的比重高达25%,少的只有5%左右。如果一齐缴纳20%的法定准备金,那么有的银行相当于全面加了10次准,有的银行相当于加了两次准,如果央行普降4次准备金,那么前面的银行还是惨不忍睹,因为还要再上缴6次,基本可以把目前3%左右的超额准备金交干净了,而后面的银行就很爽,因为超储率还多了1%。

所以理论上可以完全对冲的政策,实施下来面目全非,有人一夜赤贫,有人一夜暴富,自然会有人漫天要价了。

而且政策实施的顺序也有很大讲究,到底是先补缴准备金,还是先普降准备金?如果是前者,那么利率一定是先升后降。而如果是后者还能够好一点,但也不能完全弥补,还需要央妈一家一家定向给钱。这么高技术含量的活央妈做得来吗,万一没这么做,那不就要先出事了吗?所以缺乏安全感的小伙伴就开始囤钱了,一囤市场钱就少了,自然钱就紧了。

其次,增加银行放贷能力能够顺利的增加信贷供给、降低贷款利率吗?

在新政出台之前,主要上市银行的贷存比平均在67%左右,意味着并没有达到75%的上限,存在提高空间,但银行并没有充分使用。说明融资总量偏少并不一定源于信贷供给不足,而很有可能源于融资需求不足。

而融资需求与贷款利率有关,如果贷款平均利率一直在7%左右,小微企业还要大幅上浮,远超7%左右的GDP增速,那么大家干活都是给银行打工,白干活干嘛还要借钱呢?

那么增加各类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吗?

从长期看,确实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经过一年的债券大牛市之后,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7%以上利率的债券了,债券利率显著低于GDP增速,这意味着企业是有动力发债融资的。而股票只要能上市,发行费用率更是微不足道。
但是不管是股市还是债市,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人为管制,导致发行数量不足,占比微不足道,也就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贡献不大。

从今年前10个月来看,企业债券净发行量20600亿,虽然同比增长了25%,但是仅占同期8万多亿新增贷款的25%。因此即便企业发债利率下降100bp,也只能降低总融资成本20bp。股票就更不用说了,前10月融资总量只有3300亿,只占信贷融资的4%。

因此,从长期看,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但是远水难解近渴。而且如果希望股市债市融资大扩张,就必须实施IPO注册制,取消企业债券发行不超过40%净资本的监管要求,而这都对监管提出了重大考验,舍得放权给市场吗?

发展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从长期看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是信息,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值得大力推广。但是短期看金融体系依然被传统商业银行主导,因此作用暂时有限。

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更是作用非凡!

今年以来债券利率大幅下降,而贷款利率基本不变,充分反映了流动性的价值。债券市场流动性好,债券利率很快就随着市场利率下行重新定价。而贷款市场完全缺乏流动性,因而难以重新定价。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则是将信贷转化为债券,便于存量信贷的重新定价,降低存量信贷的融资成本。

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利器,毫无疑问应该大力发展,但问题是为什么它过去发展不起来?从我05年入行开始就写了当时试点的国开行ABS的定价报告,到去年末总共不到500亿存量规模,在庞大的债市中几乎可以忽略。

而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提速,当年发行规模接近2000亿,确实让人看到了希望,为啥今年开始提速?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供需双方的意愿变化。

首先看供给,主要是银行,其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提供方,过去银行的发展以规模为主要导向,资产扩张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去卖资产呢,因而不存在任何发行ABS的动力,所有试点都是做做样子而已。

但如今随着利率市场化,低成本的存款被高利率的银行理财所取代,银行贷存比超标了,所以导致银行必须出售资产,否则不符合贷存比要求。因此我们看到甚至有银行将利润最丰厚的信用卡贷款也拿出来证券化了,这是在以前不可想象的。18%的基础资产收益率,即便考虑3到5%的违约率,收益率依然惊人,何况国内的信用卡违约率要低得多。

其次看投资需求。过去在高利率的时代,大家可以轻轻松松买到8%以上的安全资产,而由于贷款利率只有7%左右,决定了ABS资产收益率只能做到6%左右,因此普遍不入债券投资者的法眼。但现今高收益时代一去不复返,6%以上的城投债几乎成为绝唱,6%左右的ABS资产自然具有充分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进入到供需两旺的时代,是降低存量融资成本的利器。

但问题是“融十条”给银行解套了,通过降低贷存比,直接降低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意愿,反正又符合要求了,干嘛还要卖资产呢。现在高收益的资产都是稀缺的,自己拿都来不及,干嘛要卖给别人呢?

如果银行不卖了,光投资者想买,一个巴掌也拍不响啊!

各种创新工具PSL、SLF、MLF呢?规模也不小啊,动不动就是几千亿,上万亿,这玩意总有用了吧?

央妈承认9、10月分别通过MLF投放了5000亿、2695亿资金,期限三个月,利率3.5%。乍一看确实规模不小,但是这些工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期限太短。如果换做是你当银行行长,你手里头的钱只能用3个月,你会拿这笔钱去放贷吗?即便敢拿去放贷,1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你敢放吗?

所以这些创新工具搞下来,对信贷投放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首先是银行有钱也不敢用,钱都趴在账上,9月末的超储率创下2.3%的新高;其次是信贷结构短期化,基本上每个月都是靠票据融资充量,银行拿了3个月的钱,也就只敢放3个月的贷款。而短期贷款只能补充企业流动性,对经济增长没啥用,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企业明白这笔钱只能用3个月,谁敢拿它来投资呢?

那么,到底啥政策有效呢?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最有效,降准、降息都很管用。

首先说降准,现在就非常有必要。

目前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在20%左右,估计放到全世界也是最高的、没有之一了,也就是银行的每一笔存款都要放20%左右到中央银行,这笔钱基本上没啥利息,意味着大幅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们在学校里面学过,准备金率工具是大棒,问题是这么有力的工具,咋就被整到天上去了呢?原因就在于过去外汇占款增长太快,过去我国每年新增的外汇占款都在2到3万亿,我们知道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就是商业银行拿着外汇找央行换的人民币,然后这笔钱就会在经济里面循环、不断放大,而放大倍数就和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有关。把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20%,意味着这笔钱顶多循环5次,创造10万亿左右的广义货币,这也就是中国过去货币创造的常态。

但是今年出现了新常态,前9个月新增外汇占款只有不到8000亿,扣掉1月份的5000亿以后后面8个月累计不到3000亿,而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严重不足,这个时候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很有必要。

和创新工具相比,降准的优势有两点:一是资金投放是永久性的,银行想放多长贷款都可以,没有心理障碍。二是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银行降低其贷款利率。

再来说降息,是最有效的工具、没有之一。

如果我们从银行角度观察,就知道贷款利率难降的核心在于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

过去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一般存款,其中活期存款基本不用付利息,1年定期存款利率3%左右。但现在由于利率市场化,银行低成本的存款没了,3季度银行总存款出现了首次净减少,而这部分存款变成了高利率的银行理财。从这个角度观察,利率市场化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银行自然没有动力降低其贷款利率。再考虑到经济下行导致坏账率上升,银行贷款要求更多的补偿,自然更不愿意降贷款利率了。

目前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央行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干涉贷款利率,但是完全可以在降低存款利率上下功夫,存款利率可以下调,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回购利率、指导市场化的融资利率下降。

而且在经济低迷、通缩风险加大的背景下,降低存款利率可以降低储蓄意愿、促进消费、对抗通缩,也是非常合理的货币政策行为。

那么为啥中国不愿意降息呢,别说降息了,连降准都不用,视降息降准为洪水猛兽,仿佛降息降准一用,改革转型就泡汤了。

回顾历史,资产价格泡沫曾经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教训,房价暴涨以及依赖房地产的经济不可持续,我们需要转向不依赖于货币刺激的可持续经济。

问题在于,过去的地产泡沫就是降息导致的吗?中国的广义货币增长确实很快,但是其增长快不是因为利率低,我们在过去10年有过降息也有过加息,但是货币增速一直很快,说明利率高低只是需求的一方面,在更大的背景下是人口红利、购房刚需持续上升,所以不管利率高低都有充足的购房需求。而现在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即便利率下降,也没有那么多刚需要买房,房地产泡沫能再起来吗?如果地产泡沫靠降息就能推起来,为啥美国、日本、欧洲利率都降到零了,地产市场都没啥大反应呢?

而如果因为担心刺激地产泡沫而不降息,可能导致经济整体的利率水平偏高,导致转型行业和地产一起被渴死了,那是不是也是得不偿失呢?

而纵观全球央行以及中国历史,利率政策都是央行所有工具的核心。不管加息也好、降息也好,都是央行的本职工作。而且这里头降息的分量更重,从美联储成立的历史来观察,其诞生于经济大衰退之后,天生就是以降低利率熨平经济波动为使命的。而且次贷危机以后,美国把利率降到零了,QE也用了,经济不也一样成功转型复苏了吗?
希望货币政策能够回归本位,减少所谓的创新。目前各类创新工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透明,导致市场天天疑神疑鬼。而且不公平,为啥定向给他不给我,标准是啥?凭啥你认定他就是转型银行,大家不都一样是放贷的吗?这种心态下的货币政策怎么可能有效传导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