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加里·贝克尔:抛售石油储备不智

  最近,国际能源署(IEA)协调美国、日本和其他十个石油储备国家将战略石油储备投放市场。此举的动因,是油价从今年初每桶95美元激增至4月的每桶120美元。

  自从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禁运导致油价首次飙升以后,其波动幅度十分显著。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以2008年的美元价值计算,1973年油价约为每桶40美元,1981年上涨到每桶75美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至每桶约20美元,而后持续低迷至本世纪初。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油价飙升到每桶140美元以上,随即暴跌。世界经济复苏以后,油价又再度激增。

  绝大多数油价大幅波动,都源自石油的供求关系。萧条时期需求减少,经济发展时期需求增多,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

  由于短期内石油产量很难提高,加之世界上35%的石油供应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短期内其供给弹性仅为0.1。这意味着油价增幅是世界石油需求增幅的10倍。石油需求的些许变化,也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短期内石油的需求弹性也为0.1,这使得油价对基本面的潜在变化更为敏感。这意味着,油价上涨15%才能让世界石油消费减少1.5%,后一数值相当于利比亚内战所导致的世界石油减产幅度。利比亚石油减产导致油价上涨,驱使其他产油国提高石油供应量,以从涨价中获利。但是由于整体供给弹性很小,这一回应很微弱,所以油价仍会激增。同样,油价上涨导致对石油的需求减少,但由于石油需求弹性同样很低,回应也非常有限,所以油价还是会激增。对市场的总体均衡分析表明,假设需求和供给弹性为0.1,即使考虑到上述所有调整,价格涨幅仍将是需求减少或者供应增加幅度的5倍(而非10倍)。

  此外,油价的长期走势对石油的供求影响更大。这意味着当供应减少更为持久时,油价的最初涨幅会相当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涨幅会有所减少。油价居高不下,将迫使消费者节约用油,使用其他替代能源;同时促使人们加大力度开发新油田,产能较低的油田将恢复生产,因为油价的涨幅将足以弥补高成本。

  当然,石油市场上的投机者也十分活跃。他们可能看涨未来油价,购入石油期货,或者看跌未来油价,卖空石油期货。如果他们预测正确,就能在油价上涨时增加供应,在油价下跌时增加需求,从而有助于油价稳定。鉴于大幅价格波动往往来自相当小的供求震荡,而成功的投机往往能缓和价格波动。很难相信投机是油价大幅摇摆的主因。

  6月23日,IEA各国同意在此后30天内抛售6000万桶储备石油(一半来自美国),其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相当于投机者。既然在每桶110美元的价位上石油供应量充足,此举在经济上的惟一正当理由就是IEA各国认为此时油价过高,将来会出现下跌。可能这些国家私下得到了一些市场上的私人参与者无从获取的特别信息,比如利比亚未来几个月将会恢复石油产量,中东和北非的骚乱是否会扩展到该地区的其他主要石油生产国。IEA的干预,只有在其获取了独家秘闻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否则市场信息就已经导致油价下跌。考虑到骚乱对各国政府和私人参与者来说充满变数,这种独家秘闻似乎并不存在。

  再者,根据秘闻动用政府石油储备获利,本身就不正当。相反,应当将这些秘闻(如果并非政治上敏感)公之于众。战略储备应当用来应对战时或其他危机情况下的供应崩溃,届时即使按照所谓的市价也很难买到石油。尽管油价偏高,但是当前石油市场运行良好,IEA并没有明智的经济理由抛售战略储备。

  作者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为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