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姚树杰:新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1个年头聚焦‘三农’问题。如果加上上世纪80年代,过去36年的改革,中央一号文件,有40%直面‘三农’问题。如果说改革初期的一号文件是为了解决温饱和粮食的基本供应问题的话,那么,本世纪2004年以来连续11年的一号文件,主要是解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生态环境等问题。
 党的18大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的历史性转折点。在宏观的社会和经济层面,遏制腐败,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克服社会不公,是新时期的主要矛盾。

 与此同时,加入WTO以后10几年,靠出口和投资强力拉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变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拉动内需,成了今后20年发展的技术瓶颈。

 要打破这些发展的技术瓶颈,尤其是拉动内需,必须认真弱化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所以,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定有别于前面10年的一号文件。尽管都是聚焦‘三农’问题,新年的‘三农’关注点,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和转型相结合。

 那么,今年一号文件的亮点和要点在什么地方呢?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文件的精神,我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套路,为大家提供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解释,希望有所作用。

 首先,一个文件,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新政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三大部分:(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3)贯彻政策工具的机制保障。

 政策目标

 简单说,新年一号文件有三大政策目标:(1)确保粮食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2)加快农转非,促进城乡一体化;(3)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

 政策工具(一):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中央提出下面三种政策工具组合。

 第一, 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 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政府补贴将围绕目标价格起调节作用。

 (3) 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运用储备、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

 (4) 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 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

 (5) 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

 第二,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 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增加“三农”支出。

 (2)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

 (3) 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确保资源利用和农业用地补贴机制,大力改善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

 (4) 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

 (5)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提高农田的科技和生产水平。

 (6)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应该, 大力提高土地生产潜能。

 (7)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8)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疏通农产品的贸易渠道,打破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

 第三、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1) 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节约集约用地用水,提高农村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大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 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避免过度利用和开发,改善土地的再生能力,控制沙漠化,提高水土利用效率。

 (3)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林区建设,保护海洋生态。实施江河湖泊综合整治、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政策工具(二):为了实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中央提出下面的政策措施。

 第一,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2) 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3) 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4) 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第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

 (2)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

 (3)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4) 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第三,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 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稳定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县域网点,扩展乡镇服务网络,根据自身业务结构和特点,建立适应“三农”需要的专门机构和独立运营机制。

 (3) 鼓励中小银行,金融合作社及农村保险机构的发展,全面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

 政策工具(三):为了加快农转非、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央提出下列措施。

 第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 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村庄规划,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加强村内道路、供排水等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

 (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包括教育、医疗、保险、养老等。

 (3) 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第二,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1)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的党建工作,创新和完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

 (2)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府功能。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可开展以社区、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3) 创新基层管理服务。按照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健全农村基层管理服务体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