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梳理与辨明:关于哈耶克货币理论性质的学界争论

关于哈耶克货币理论性质的争论:中性抑或非中性?

外学界对哈耶克货币理论的理解,主要基于其早期的一本小册子《价格与生产》。这本小册子是哈耶克在1931年伦敦经济学院四场学术报告的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货币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指出人为控制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有不少学者将哈耶克的货币理论解读为“中性货币”论,这类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货币没有内在价值,货币的功能仅为交易媒介。这类观点主要从哈耶克对魏克赛尔均衡货币理论的继承关系进行解释,认为早期的哈耶克承袭了魏克赛尔的货币均衡理论,虽然他们有时也提到易货经济,但实际上把货币中性化作为货币均衡的同义词。

其二,虽然货币在现实中不是中性的,但中性货币应作为一种范导性原则指导货币政策,即所谓的“哈耶克中性”货币论。维尔特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哈耶克的‘中性货币’的观点首先可理解为理论上的理想,然后才可以被理解为可能的货币政策指导。”

其三,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基于“哈耶克中性”建立起来。基于货币中性和自然利率的理论假设,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中提出了著名的“哈耶克三角”理论,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商业周期理论。还有学者认为,哈耶克的“反危机”方案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推行“中性货币”,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保持货币的中立性,让市场机制在不受货币干扰下正常工作。然而,上述观点并未获得奥地利学派内部学者的一致认同。

为了澄清疑惑,笔者系统地梳理了自米塞斯以来奥地利学派权威学者关于货币理论的论著,发现他们确实都对“中性货币”论予以拒斥。

其一,作为哈耶克的导师,米塞斯始终是“中性货币”论的反对者,哈耶克不会在这个核心问题上与导师发生对立;其二,即便不考虑与米塞斯的关系,哈耶克本人对“中性货币”并不认同;其三,通过研究当代重要的奥地利学派学者的文献可以发现,他们对所谓的“中性货币”论均表现出拒斥的态度;其四,除了上述奥地利学者的态度,作为哈耶克学术上的宿敌,凯恩斯早年对哈耶克的评价可以侧面佐证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并非“中性货币”论。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诸多学者将哈耶克的货币理论理解为“中性货币”论呢?笔者以为,在哈耶克的经济思想中,研究的起点和叙述的起点是不同的,遗憾的是,这些学者在研究中忽略了这一点。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在于:研究的起点表现为一切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的症结或焦点之所在,而叙述的起点则是使读者易于理解有待叙述的全部内容。

一旦我们把这两种方法区分开来,就会发现,“中性货币”既不是哈耶克货币理论的研究起点,更不是其整体经济思想的研究起点,而只是他在《价格与生产》中的叙述起点;如果将这个叙述起点直接定义为其货币思想的核心,则会导致从根本上误读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那么,哈耶克的研究起点和总问题究竟是什么?其实,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中已经数次提及,那就是“生产的方法”,从这个起点开始,研究商业周期的规律、货币在生产结构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法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哈耶克货币理论的辨明,必须置于这个研究起点和总问题之下。

 

哈耶克货币理论形成的逻辑梳理

厘清这条思路,揭开“谜团”般的哈耶克的货币理论,须把他主要的经济学论著作为一个逻辑整体来理解,这些著作是哈耶克“因困而学”的典型范例,具有阶梯式的理论逻辑结构。

 

(一)初涉经济学研究

哈耶克涉足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奥地利在战败后面临的严重经济危机。而其最初对于货币理论的探讨缘起于192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价格的跨时均衡体系与货币价值的变动》的论文,该文获得了罗宾斯与希克斯的正面评价,此时的哈耶克仍是金本位的拥护者。其第一部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则是《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这是他在纽约大学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的,他最初的研究课题是货币的运行与人为稳定其购买力之间能否相容,在这部著作中,他主要是从利率与储蓄的关系来论证商业周期,在哈耶克看来,利率在生产过程和资本配置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利率变化不仅影响总投资规模,而且影响投资的类型,因此,利率调整了消费和投资这两种经济活动间的跨时均衡。

 

(二)《价格与生产》的理论体系

他随后发现,用利率和价格理论来理解货币问题没有实质意义,重要的问题在于,从市场的引导功能出发重新解释货币的作用,这让他发现了货币需求与真实需求之间的差异,从而生产结构影响研究,尤其是奥地利学派创始人门格尔的商品分级思想和第二代学术领袖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理论,给了他重要的灵感启发。因此,《价格与生产》的理论建构,实际是把米塞斯的货币理论和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理论相结合的结果,这部著作的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试图阐明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的生命周期不一致,二是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体系中某一点的货币数量变化如何影响并最终打破整体均衡的价格水平。”可见,此时的哈耶克已经告别了魏克赛尔的均衡货币思想,从而转向更为深入的生产结构领域的研究。

从《价格与生产》全书结构分析,哈耶克虽然以货币开篇,但并非就货币本身的价值来考察货币的本体性质,而是围绕生产结构,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探索货币在生产结构中的作用,进而解答生产结构如何受到货币的影响。因此,《价格与生产》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生产结构如何保持平稳的问题。

第一部分“阐明货币对物价影响的各种理论”主要批判以往主要货币理论的缺陷:“所有货币理论都试图阐明货币的“任何‘一般价值’”。

从第二部分“消费者货物的生产与生产者货物的生产之间的均衡条件”整体思路来看,哈耶克秉承了奥地利学派的传统,把理论的支点放在消费者的主观需求之上,理论构建分为三个步骤:(1)把货币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研究生产结构,然而,这种研究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条件假设。(2)将货币引入迂回生产结构,“我们可以设想,货币移动的方向则与之相反,即货币的支付首先是为了购买消费者货物,然后货币自下而上地移动,经过数次不同的中间流转,被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作为他们的收入,而他们又转而用它来购买消费者货物”,这就是所谓的“倒哈耶克三角”。(3)哈耶克考察了由消费者偏好变化发生的货币数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虽然会经历短暂的拨动,但最终达到自发平衡。

第三部分“物价机构在信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哈耶克分析了在生产端和消费端人为注入货币的恶果,因资本的异质性与生产结构的迂回性,注入的货币不但不能够精准地流向急需货币的领域,反而会导致生产结构的扭曲。由此,哈耶克强烈地批评了信贷机构在经济运行中的不良作用,并认为信用扩张是引发危机的原因。

第四部分“赞成与反对‘弹性’通货的缘由”,哈耶克明确提出,货币的变动会导致生产结构的扭曲,当然,如果每次都能按照真实的需求精准地注入货币,就可以避免这种危害,但哈耶克认为这是一个实际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里,哈耶克不但自己陷入了矛盾,也把读者对其货币理论的理解误导向了“中性货币”论。(1)货币对于生产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经济运行中不可剥离的因素,是非中性的;(2)货币量的任何变动都会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3)由于无法精准地注入货币,货币保持中性对于生产结构是最理想的;(4)在附录中,哈耶克又提出实际上的中性货币和任何中性货币观念都是不可取的。可见,在《价格与生产》这部著作中,哈耶克关于货币对生产结构影响的剖析是十分清晰的,但最后在解决问题之道上陷入了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

 

(三)经济学——哲学——经济学的提升

《价格与生产》并没能完全释清货币性质问题,反而让哈耶克陷入了困惑,也引发了凯恩斯强烈的批判,认为全书逻辑混乱,谬误百出,同时也引起了读者诸多误会。在此之后,哈耶克出版了三部主要的经济学著作:《货币民族主义与国际稳定》、《利润、利息和投资》、《资本的纯理论》。遗憾的是,这三部著作不但没有取得学界的认同,他在与凯恩斯的论战中也败下阵来。

经过一段沉寂之后,哈耶克发现,单纯在经济学本身打转无法说清问题的实质,进而转向了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并于1944年出版了具有转折意义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1948年,哈耶克完成了《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的撰写,从而在哲学层面构建起独树一帜的方法论体系。在1960年出版的《自由宪章》第二十一章“货币政策框架”中,“中性货币”一词只字未提,哈耶克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必须通过预定目标而不是通过规定特定的行动措施限制货币政策”。这表明,哈耶克已经认识到单纯的货币性质问题的讨论并不能解决平衡生产结构的问题,重要的在于明确研究目的,并以此作为构筑经济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此时的哈耶克已然告别了“中性货币”的阴影。

在此基础上,他于1976年完成了最后一部经济学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完整地提出了对货币理论的构想。从此以后,哈耶克基本退出了关于货币问题的论述。

 

(四)《货币的非国家化》——提出完整的货币理论构想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了竞争性货币的思路,实际就是解决如何使货币的变动能够符合生产结构的特征,从而不会引发经济危机,这正是他在《价格与生产》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这部著作也清晰地表明了哈耶克货币理论的非中性性质。经过哲学方法论的锤炼之后,《货币的非国家化》主要建立在三个理论支点上:一是米塞斯的货币思想;二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原理;三是柏林的自由观。其中,自生自发的秩序原理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沟通了米塞斯的货币论的技术向度,又连接着柏林自由观的价值判断,使哈耶克的货币理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货币的非国家化》理论构筑的技术基础是米塞斯的“回溯定理”。所谓“回溯定理”,简言之,是指货币的购买力由供给与需求决定,作为无数个单个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边际效用建立在货币“过去”的购买力上,在每个时刻,市场将为货币生产出一个新的市场价值,即货币新的购买力,因此,货币的购买力处在历史的“回溯”之中,这个过程最终的原点是货币昨天的交换价值完全取决于非货币需求。因此,货币的产生并不是国家强制的结果,而是市场自发过程的产物。虽然哈耶克并没有在书中直接引用“回溯定理”,但是该书的第一章几乎都是对这一定理的解释与细化。

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哈耶克运用自发秩序原理系统地论证了货币的产生过程。(1)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事物,原本是自发秩序的产物,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政府垄断货币的发行权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尤其在纸币出现之后,政府取得了比金属货币时代更为简便和隐蔽的融资方式,由于纸币的发行不再与贵重金属挂钩,滥发纸币成为政府剥削与欺诈的外衣。同时,货币的垄断也支撑着政府权力的运行。(2)至今以来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由于政府控制货币发行权所导致。哈耶克在此处区分了三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财政压力型、诱惑增长型和政治驱动型,这种通货膨胀的核心原因在于政府用超发货币的形式满足特殊集团的利益。(3)哈耶克提出了多元货币竞争机制的构想,并明确指出货币的非中立性质。哈耶克认为,货币的三个主要功能是交易媒介、计量单位和价值贮藏,按其构想,货币应当回归自由竞争的本质,如果由若干私人机构发行货币,那么权利与责任对等,经过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只有少数机构能够存活下来,由它们彼此独立地行使货币发行权,并可以在任何国家发行货币。这种竞争将提供一种自发的且有效率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货币的信誉,从而使货币的价值真正建立在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观需求上。这样一来,通货膨胀自然就可以避免。可见,成熟时期的哈耶克的货币思想,虽然仍具有乌托邦性质,但已经不再局限于在“真空”状态下探讨问题,而是重点思考在资本主义宏观政治架构下,通过改进和优化政治运作过程来促进货币政策系统的完善。

《货币的非国家化》在价值判断上深受以赛亚•柏林的影响。柏林把自由划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消极自由的核心指政府权力要有边界,政府权力不侵害私人权利,而积极自由的要义在于个人通过主体意志,通过积极地行动去获得更多的利益。哈耶克通过自发秩序原理,在经济学内部沟通了这两种自由。私人货币的发行,既体现了主体通过市场竞争行为主动获得利益与满足的价值观,公众根据货币购买力的不断变动的预期进行理性的选择的积极自由,又指明了政府经济行为的边界问题,从而使公众对货币选择的权利成为通往个人经济自由,达致经济繁荣的通道。

 

(五)晚年对货币理论的总结与预测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的构想,虽然使其货币理论最终完成了自洽,但这种乌托邦性质的色彩一直被学界诟病。哈耶克在晚年对此也予以承认。为此,他专门撰写了短文《货币的市场本位》,对金融化时代转型背景下的货币问题提出了极富洞见的判断。

在其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明确地用自发秩序理论解释货币:“就像道德、法律、语言以及生物有机体一样,货币制度也是自发秩序的产物——并且同样易于受到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影响。不过,在所有自发生长的形态中,货币制度的发展也是最不令人满意的。”由于已是风烛残年,哈耶克没有精力继续研究下去。

 

关于哈耶克货币理论性质争论的辨明及其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哈耶克货币理论性质争论,可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辨明:

 

(一)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并非“中性货币”论,而是内生、非中性货币论

虽然哈耶克在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中对货币性质的考察与“中性货币”论存在表面的“暧昧”关系,但他最终拒绝了任何形式的“中性货币”理论。哈耶克的研究目的是“生产的方法”和导致经济周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保持生产结构稳定、促进经济体不断繁荣的道路,而货币理论是基于这个研究目的派生出来的,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植根于市场动态的过程,即人类经济活动本身孕育了货币形式,货币是人类行动的产物而非人类设计的结果,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赋予了货币的购买力即货币价值,货币对于生产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哈耶克的货币理论是典型的非中性、内生货币理论。

既然如此,哈耶克对于商业周期的解决之道并非是局限于一种消极的自发平衡,拒绝使用任何政策性工具进行干预的层面。从1944年以后的作品可以看出,哈耶克对于公共政策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公共政策不是政府为了实现若干目标而制定规则的行为,而是不断优化政治运作过程,完善法律体系、促进市场竞争制度等行为,“主张自由实际上就是在集体行动中提倡遵守原则而反对实用思想。”因此,解决商业周期的办法是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市场自身的机能得以恢复,从而在市场内部焕发出真正繁荣的动力。正因如此,哈耶克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是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论者和无政府主义者。

 

(二)重思凯恩斯与哈耶克论战的核心分歧

哈耶克与凯恩斯关于商业周期的论战,表面上体现为干预与非干预之争,但分歧的核心是在对货币如何起作用的方式问题上发生了对立。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凯恩斯是非中性货币的代表,哈耶克是中性货币的代表。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二者均赞同货币的非中性、内生性质,分歧的核心恰恰是处理矛盾的方法论的分野。凯恩斯以货币的非中性为出发点,将资本边际效率、工资理论和就业理论、以流动性偏好为主体的利息理论三者加以沟通,利用货币作为杠杆,撬动外在的政策工具,通过干预的方式治疗商业周期;而哈耶克则走了与之相反的内向型通道,即通过解决货币发行规则,回归货币的竞争性本质,达到平衡生产要素,稳定生产结构的目的。

 

(三)正确解读哈耶克货币理论对于理解当代经济学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奥地利经济学派理论并无宏观与微观的划分,因此,哈耶克的货币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诸多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是从货币学派分化而来,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和技术冲击等基本假设,通过引入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发展出以DSGE模型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将微观生产因素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可见,虽然凯恩斯与哈耶克是学术上的宿敌,但哈耶克的货币理论已错综复杂地影响着当代宏观经济学的走向。

哈耶克货币理论对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有着奠基作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货币内生理论对电子货币的解释力更强,质言之,货币产生于经济系统内部投融资过程。美国学者麦金农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其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在于通过对货币作用于经济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金融化时代完全竞争的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一定时期的货币积累,是投资的先决条件,即货币对于积累有‘导管’的功能”的阐释,明显具有哈耶克货币理论的基因。

当代中国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仍未跳出哈耶克与凯恩斯论战的核心范畴,因此,深入解读哈耶克货币理论,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奥地利学派的货币与商业周期理论,对于当代中国产业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