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储户们仅能从银行获得一些可怜的利息。与此同时,另一种似乎不合逻辑的形式正在流行开来,如果借方有信用的话,他们仍然要付双位数的贷款利率。这种现象吸引了一批创业者开始给急需用钱者和身有余款者搭建桥梁。P2P网络信贷的迅速成长已经成为金融科技最显现的成功之一。网贷领军者是位于旧金山的“借贷俱乐部”,其12月份的股票行情走势有重现1999年科技繁荣的架势。
信徒们比较这种P2P借贷和其它先锋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如Uber打车分享汽车信息以及Airbnb租赁分享外出住宿信息。这些新生事物的服务已经渐渐实体化,然而这些服务不会自己提供:在这种情况下,金钱服务。与银行介于储户和借方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网贷是两者直接接触。这些平台不会被信用评级也不会收取任何中间费用,更不会赚取贷款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价。
该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五大消费借贷平台—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博斯博尔(Prosper)、社会金融(SoFi)、佐帕(Zopa)和瑞特塞特(RateSetter),前三者都位于旧金山后两者则都处于伦敦。在这五大平台上完成的交易已经达近一百万笔贷款,一年的利润远超100亿美金。安格鲁撒克逊国家则是信贷理论产生的精神故乡,P2P网贷也最初起源于此,但是欧洲大陆和中国的平台要小很多。
仅美国一年3万亿的消费债务就足够让这五大平台的借贷量相形见绌。粗略估计,每九个月借出资金就要翻倍,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借出资金继续增长。作为银行信用卡的最大竞争者—网贷,是以提供未经安全认证的消费信用起家,现如今已经扩展到小额商业贷款、助学贷款以及抵押贷款等业务。
尽管大部分的借贷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成立了,但直到危机之后才慢慢繁荣起来。究其中原因,部分是由于在2008年后银行因贷款需求无法被满足迅速的紧缩。在美国,即使是那些仍从传统渠道(银行、熟人)借钱的个体也发现P2P平台的交易更加诱人。许多借款者需付18%的信用卡利息而P2P借贷只需14%。另一方面,低利率意味着储户更愿意尝试其他的投资方式,其中包括在因特网上借钱给一个陌生人。
知识就是力量
一个风险投资者兼借贷俱乐部董事会成员,汉斯·莫里斯说到:“更广泛来说,随着信息搜集成本的下降,消费信用被迫走上信用合作在过去30年来走过的道路。在80年代,仅有少数的蓝筹股公司可以从银行之外的投资者那里,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贷款。80年代末,所有信用良好的公司都可以这么做,到21世纪初,垃圾信用的公司也可以这么做了。但是鉴于银行开始了投资性业务,并帮助公司进行债券发行,这样的服务对公司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那时银行没有涉及点对点的借贷。
金融民主理想被现实所挫败:大部分的点对点资金不再是来自于普罗大众而是来自机构投资者,就像对冲基金。这已经是市场中公开的秘密。在美国,许多公司已经摘掉点对点的标签,换上“市场借贷者”的名号。这种转变增加了借款来源,也使得新的网贷公司更难以“不同于银行”的身份自居。
然而从标准的角度来看,他们实际上的确十分不同。无论资金是来自于对冲基金还是来自于公众,这仍然是点对点的模式。银行本质上是十分脆弱的:当其遇到坏账就难逃其咎。这是因为银行不可以对其信用客户的损失坐视不理,他们往往还是存款客户,对其能够拿回本金深信不疑。次贷危机后即使有作为弥补借贷损失的缓冲资本在后方作强力支撑,纳税人的资金的拯救风险以及其他方式的支持从未如此明显。
相比之下,那些通过P2P台放债的债主心甘承担损失的风险。与银行存款不同,他们的投资并未得到政府的支持。当过多变化无常的储户要提现的时候,银行将倍受限制,然而点对点平台上的债主则直到他们的钱只有在借款人还款的时候才能要回。
核心任务
不是所有的网贷公司都以这种模式运营。有些平台允许潜在债主去挑选其借款对象,有些平台则会对借款者进行信用认证。英国平台成立了保护基金,为补偿借款无法收回的债主而设计。无论这些平台有多么不同,P2P平台都要执行银行系统内部一个核心任务:挑选可以获得信用贷款的申请者以及设定利率。还有许多平台声称要超越传统债主。
银行处于防御状态,并希望让能取悦规避风险的监管部门,这是一种常见的克制方式。网贷平台们并不一定要强颜欢笑,可以让为监管部门打开新视野,尝试新事物。他们都是都通过筛选像费埃哲(FICO)以及益百利(Experian)这样的信用咨询公司所提供的消费信息来寻找潜在客户,这是完成一单的第一步。信用咨询公司会追踪过去规避罚单或者拒绝付汽车贷款的行为(银行也参考这些信息),他们竭尽所能获取相关信息,从就业史到核实与雇主之间直接的财务往来。借贷者需提供他们的网上银行业务往来明细,因此他们的财务记录都可以从银行网站上直接下载下来。这就意味着银行不再有信息上的优势。
英国一家新的网贷平台,兰盾博公司的马丁·基辛格说到:“无论是一个人从信用卡套现的频率还是他是否支付每月最低还款额,任何有用的数据都可以被调出来。” 佐帕公司在发现别的意向借款者时,他们会去找回那些曾被拒绝的申请贷款者,看看他们是否是值得冒险。“我们不需要更漂亮的数据,我们更擅长分析我们已有的数据”佐帕老总吉利·安德鲁斯说道。社交媒体活动成为信用评级的新前线,但除了证实申请者的身份以外,现在已经不那么有用了。在美国,规则的制定旨在保证信用可以合理分配-通过保护居住在被银行家们红线圈出来的社区的少数群体-这使得运用新技术越来越难了。
克莱蒂泰克(Kreditech)是一家德国新起之秀,它的短期贷款业务可以跨越国界,从秘鲁到波兰都不是问题。每年它用两万个数据点来扩展高利息信用业务,一年的收益率达12亿美元。除了用脸谱网的数据,克莱蒂泰克声称它可以通过行为数据,例如消费者在网上填的申请表格,将他们的信用价值“真相三角化”。比如说,客户用大写字母的频率,在申请过程中用鼠标的速度这些都是有效线索。“我们与其说是一个网贷公司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技术公司。”如果硅谷不相信银行家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测评客户的信用价值,银行家们可以考虑金融科技的手段施展魔法。
有些信用评级的手段十分主观。社会金融公司已经获得许多有利可图的利基信用,这在业内被称为“亨利信用”:高收入,但还不算富裕。该公司为助学贷款设立了一种重新募集资金的特权机制,专门为那些出门寒门但极具潜力的名校毕业生。社会金融公司试此为一种良好的信用风险。与其他平台10,000到15,000美金相比,社会金融公司的助学贷款金额在75,000美金左右。“我们的信用评估不仅局限于过去,我们放眼于现在与未来。”该公司老总麦克·卡格尼说到。另一方面十分的残酷:那些不还贷款的客户大名会在借户中广而告之。“所以说整个社区都知道你是一个赖账的混蛋。”这是第一家开设抵押业务的平台,可以抵押房子九成的价值—这比银行多得多。
考虑到2008年的危机,很多人认为鼓励保险业务创新还为时尚早,更不必说贷款价值比率要更高。怀疑论者争辩到,在过去,摒除甲方从可能遭受损失的乙方那获得贷款授权的方式被证明是一场灾难。难道说经济危机不就是因为借方给按揭经纪人太多的信用引发的么?这些经纪人从不关心这些贷款是否能被还清。那么点对点平台又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又如何立即解除他们已经通过的贷款项目。
“这种对比是不公平的,”借贷俱乐部的创始人雷诺·拉普兰齐说到。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中介链不断的扩散。直到按揭被经纪人控制、变卖、瓜分、抛售、重组、再回炉市场,很少有人会关注这是谁的贷款。在点对点平台上,这种关系链更加短。“如果我们贷款并没有起到作用,我们无权让人染指。”拉普兰齐先生说到。一个签订不良贷款的平台会垂死挣扎地去吸引投标者,吸引对冲基金吸引大众。
没有近几年来良好的贷款条件,网贷事业也不会繁荣起来
更大的问题是当经济条件转变的时候,网贷事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没有近几年来良好的贷款条件,以科技为支撑的P2P网贷事业也不会繁荣起来。且说繁荣的保险业,他们声称在这场竞技比赛中无人能敌,这样的说法将在利率上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得以见证。金融业已经意识到这点了。“我的女儿可以基于你所喜爱的品牌建立一个保险模型,现在这个效果好极了。”社会金融公司别的卡格尼说到。但是这又会持续多久?
最好的情况是,网贷可能发现他们比正在腐朽的银行更具优势。伴随利率的上涨,信用卡很有可能变的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尽管他们可能是为缺乏信用价值的贷款者的定价者。P2P市场很有可能会通过从别处提高汇报额来提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者。因此银行因定错价而被仲裁的机会,尤其在美国,会越来越少。
最坏的情况是,一次信用危机和倒退回使得现有的贷方无法偿还他们的债务,其中一个值得担心的情况是,随着行业越来越成熟,许多贷款者都是回头客:他们运用P2P网贷平台对先前出的贷款进行重新融资。这对风险高的借款人更是真理。哪怕网贷行业有一点萎缩,这些再次融资的账目就会变成坏账。同时,如果银行即将收紧放贷标准,那么客户的问题将会翻倍。
随着提款量缓慢地增长,那将会引起一种螺旋式下跌:即使是坏帐有一点增长也会让借款者提心吊胆,特别是无常的对冲基金。由于没有新钱用来支付旧的债务,这就难以避免出现更多的死账,接踵而至的是投资者的撤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P2P网贷平台的放贷者更希望他们的贷款资金基于散户资金。小投资者们在衰退期被认为是“更黏人”的,所以说他们是提供贷款的潜在客户。
所有平台都吹嘘他们出色的保险技能和夸口说他们有最好的借款人,但是他们同时也有业绩的压力—展示他们迅速增长的贷款业务。放低标准给与那些站在信用灰色地带者发放贷款的诱惑无时不在,虽然所有平台嘴上说拒绝,但身体很诚实。
另一方面,如果P2P可以经受地住下一个经济衰退,它将会迎来一次小的增长。油水最多的机构像保险公司还有养老基金到目前为止不过是小试牛刀。这些机构大多数都期待更好的回报,长期负债的他们希望通过长期资产的抵押贷款来抵债。如果未证券化的贷款业务在支持者希望的经济衰退期表现良好,许多投资大鳄们将会禁受不住诱惑,直接从P2P平台购买协议,这让已经介入的对冲基金黯然失色。少数的大鳄会从P2P平台上购买抵押贷款而不从华尔街购买复合证券,然而这些证券的职责就是追踪同一抵押业务。
在金融领域内更加让人震惊的投资者是银行业自身。在美国当地的小额放贷者已经开始投身于P2P平台以获得曝光客户信用信息的目的。花期银行在4月声称在借贷俱乐部贷款1500万美元。这也许让观察者们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一个银行要向外借款而不向自己贷款。拉普兰齐先生指出尽管银行的资本成本更低,但是其运营的成本较高。粗略地计算一个银行花在行政上的成本就要7%的贷款金额。而借贷俱乐部公司的成本只需2.7%。也许还有有人会质疑银行这种自己无法给自己贷款的商业模式。
P2P属于金融科技分支最知名的一个。借贷者俱乐部已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前任摩根斯坦利的老板约翰·马克还有前财政部长拉里·桑莫斯都已经空降到该公司。戈登·曼萨克预计当P2P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减少美国银行至少110亿美元的利润,或者说是减少7%的利润。这将十分棘手也难以控制。银行家们指出,信用卡业务除外,客户要对未证券化的贷款保持谨慎,因为这样的业务并不符合客户的心意。尽管一个毕业生向市场寻求她第一份贷款由风险,但是她也会在此然后寻求像抵押贷款和投资建议的服务,这种服务是银行所关注的。
一次行动
P2P属于金融科技分支最知名的一个。借贷者俱乐部已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前任摩根斯坦利的老板约翰马克还有前财政部长拉里桑莫斯都已经空降到公司。戈登曼萨克预计当P2P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减少美国银行至少110亿美元的利润,或者说是减少7%的利润。这将十分棘手也难以控制。银行家们指出,信用卡业务除外,客户要对未证券化的贷款保持谨慎,因为这样的业务并不符合客户的心意。尽管一个毕业生向市场寻求她第一份贷款由风险,但是她也会在此然后寻求像抵押贷款和投资建议的服务,这种服务是银行所关注的。
P2P放贷者有他们自己的问题,即使当经济热乎地向前发展的时候。抢客户往往通过邮寄广告的方式,这既昂贵也会侵蚀利润。日常开支每天都在稳步增长,但是监管者却一直保持清醒,因为伴随这种模式的贷款而产生的风险。
(译者: 穗韧 来源:译言网)
原文链接:Peer-to-peer lending: From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 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