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UBI车险还有多远?

\

车联网技术和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全面铺开使得我国的车险离“按使用定价”的UBI时代似乎渐行渐近。而事实上,多家保险公司对于UBI车险已经摩拳擦掌,并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探索,但UBI车险何时才能真正实现?

UBI车险是什么?

“车联网是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人、车、物以及相关信息互通互联的技术的总称。从保险的角度来看,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保险主体的风险识别和筛选能力,为实现更为精准的定价创造了条件。目前,国内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启动,以及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车联网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太平洋产险发展企划总监王飚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而UBI保险也正是“大热”的车联网在车险上的重要具体应用。

所谓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通过车联网、智能手机和OBD等联网设备将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和周围环境等数据综合起来,建立人、车、路(环境)多维度模型进行定价。其中,OBD接口为车载监控系统的通讯接口,不仅可以读取故障码以供修车,还可以提供车辆的各种工况数据,是汽车内部唯一一个数据端口,也被认为是车联网普及的一大基础。

以美国车险提供商Progressive为例,车主在Progressive购买车险,可以选择加入UBI车险并安装车载信息终端Snapshot。它会自动记载车主驾驶时间、驾驶习惯,包括急刹车等一系列信息,采集3个月的数据,按照数据给驾驶员评分,折扣率最高可达30%。根据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研究数据显示,经过过去5年发展后,Progressive在全美43个州开展了UBI业务,UBI的客户占比已经达到18%。

而国内保险公司也已摩拳擦掌,为UBI车险铺路。

在中国太保•华为新技术应用实验室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了UBI模拟驾驶系统,通过对车主驾车行为的监测,来对其车险定价。

据悉,太平洋产险已于2015年对凹凸租车进行战略投资,并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承租人在驾车时的驾驶数据进行采集,由此完善UBI保险风险定价能力。

2015年1月,平安向通过百度地图购买保险的车主赠送OBD接口产品Golo,车主可以享受到平安道路救援、一站式理赔等服务,Golo也可以帮助平安定位事故车,收集客户驾驶数据,获得客户联系方式和实施救援。

除此之外,泛华保险集团、众诚保险和车网互联签订战略合作,后者的产品乐乘盒子可以传输驾驶数据、车况诊断,同时可以实时提醒车主改变驾驶习惯降低风险。

UBI车险还有多远?

众多险企争相在UBI车险领域进行尝试,背后也折射出了对于UBI车险将成为大势所趋的共识。

思略特表示,基于UBI概念,可以开发多样化、针对不同人群的车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也为中国车险行业长期亏损的现状带来转机。未来五年,车险市场规模由于新车销量增长放缓将保持10%的增速,到2020年,思略特预测整个中国车险市场规模约为9420亿元。若车险费率市场化完全放开,同时伴随着车联网50%的新车渗透率预期,保守估计UBI的渗透率在2020年可以达到10%-15%,UBI保险面临着1400亿元的市场空间。

更有券商将UBI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预计数字定格在了3000亿元左右。

思略特认为,保险“新国十条”以及本月全面铺开的商业车险改革将成为UBI车险在我国发展的政策驱动。尤其是商业车险改革,让原本以保额定价的车险转向车型定价,并与零整比挂钩,这为车险进一步向UBI这种以驾驶行为来定价的方式奠定了基础。

王飚表示,商业车险改革第一阶段已经落地,接下来预计将“分两步走”:首先监管部门将逐步放宽保险公司中自主定价的车险核保费率与渠道费率定价弹性区间;待市场稳定之后,再逐步推行车联网保险产品。

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隐私的关注度、保险行业内在需求也被认为是UBI车险在我国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主要驱动力。

思略特分析认为,智能硬件设备 、大数据、车联网为UBI市场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预计2020年车载前装率达到50%)。而在思略特2016年进行的客户小组保险访谈研究中发现,若UBI保费能便宜20%-30%,客户极愿意购买UBI产品,且并不关心隐私问题。另外,车险业务盈利能力低下,亟需改革。基于车载大数据的UBI可以有效地防止车主及汽车修理店的“道德风险”,并可以选择更优质、出险更少的客户。

尽管多个险企已往UBI车险方向做出尝试,但业内人士坦言,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UBI产品出现。

事实上,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UBI产品实则在海外成熟市场已发展了多年。思略特数据表示,目前的UBI用户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2015年底UBI用户大约在1200万左右。在UBI最发达的意大利,UBI的渗透率达到14%,其他国家均低于5%。欧洲OBD端口的非标准化、车主对于数据隐私的诉求以及一些地区的监管机构并不允许开展UBI都成为了UBI在国外市场过去发展缓慢的原因。但从长期而言趋势将越来越好,思略特分析称,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州有超过4个以上的UBI产品。

而在国内,UBI车险发展现阶段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挑战。

“基于驾驶行为和模型测算的UBI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歌猛进还有赖于政策放宽的程度,在五年之内会逐渐发展起来,但完全取代传统产品的可能性不大。”思略特表示。

另外,缺少公认的驾驶行为评价标准;客户数据隐私保护;风险画像能力;以及电动车、无人驾驶等新型的出行革新也为传统的UBI产品设计及风险评估带来了挑战。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杨倩雯
(编辑:晓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