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梁发芾:户籍改革的成本迟早要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称,地方政府反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是改革将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也指出,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人均市民化成本为10万元,为此至少需要40万亿元到50万亿元的成本。

中国古老的户籍制可以从商鞅那里找到源头,商鞅的秦国把农民作为工具,束缚在土地上,为国家生产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

此后户籍制不断得到完善和强化,在元朝和明朝达到一个高峰,而在人民公社时期则达到了顶峰。

户籍制的根本特点在于,这种制度是从皇帝,国家或官府的需要出发,由国家权力划定人们的职业,由这种职业规定老百姓对皇朝,国家或官府的义务即差役,也由这种职业和差役来规定人们的社会身份。这种户籍制度下,一个人的职业和差役不但是终身的,而且世袭的,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役皆永充”。

为了保证这种职业和身份的世代相传,国家还禁止人们自由迁徙,人们必须世世代代居住在祖籍从事祖祖辈辈相传的职业,承担相应的徭役,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以籍为定”。

为了将人们捆绑在户籍所在地,为皇朝和国家承担法定义务,承担法定差役,宋朝建立了保甲组织,明朝又建立了里甲组织。里甲制和保甲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将农民牢牢地编织、镶嵌在基层社会,无法流动迁徙 ,无法改变职业身份,则是其共同的特点。

在户籍制下,人们的职业和由职业决定的差役是按照“户”来划定的,这就是所谓的“配户当差”。

比如元朝和明朝的户籍大类分为军、民、灶、匠几个大类,“民户”下面又有极为详细的小类,每一种户类大致就是一种职业,比如“灶户”的职业就是生产食盐。但这种职业不是根据市场需要形成的,也不是根据人们的特长和意愿而自由选择的,而是根据皇朝、国家或官府的需要而设定的,是为皇家或官府服务的。

“军户”专门为国家当兵打仗,“灶户”专门给国家生产食盐,“匠户”专门给国家提供手工业服务。户籍分类中最大的类是民户,专门给国家种植庄稼 ,提供粮食和其他徭役。民户下面还有其他一些小户类,如专门给皇帝和官府抬轿子“女轿户”,给皇帝或官府提供卫生纸的“纸户”,给皇帝和宫廷烧制精美瓷器的“窑户”,等等,不一而足。

记载这种户类与差役的簿籍,就是户籍。在户和籍之外,还有“贯”,表明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籍和贯合称籍贯,既记录一个人的职业,也记录一个人的户口所在地。

户籍制在清朝因为摊丁入亩的实行而有所松动,但是在人民公社制度极其前后,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人民公社时期,虽然户的种类简化成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但管制的严密严酷在历史上可谓无出其右。

农民是专门为国家生产粮食和副食品的,为了让农民尽职尽责地生产粮食,在农村户籍与城市户籍设置不可逾越的鸿沟。农民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身份,无论政治权利社会地位还是经济状况,都比城里人低人一等,他们必须世世代代被捆绑在土地上为国家当农民。

户籍制与市场经济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自由流动,也鼓励人们根据市场需要选择自己的职业。但户籍制度下,国家固化了人们的职业和身份,使自由择业与自由迁徙成为不可能。而国家权力划定的各种职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往往极不平衡,畸轻畸重。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今天的户籍制度已经大为松动,据说去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1亿。他们大多数是进城打工和居住的农村户口的持有者。他们向城市提供服务,通过消费向城市政府纳税,但是他们并未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破除户籍制藩篱,给他们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是历史的大趋势。

但这个大趋势却伴随着巨大的成本。这种成本是户籍制多年持续累积形成的,因此是必然要支付的,迟早要支付的。因为支付这笔成本,既是偿还历史的积账,也是为未来发展开辟道路。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