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吴晓求:对内对外开放是金融改革基调


  三中全会虽然没有就金融改革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但改革总基调是对内对外开放,并从宽度、长度、深度等多个层面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11月16日举办的2013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专场上,对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上述解读。

  吴晓求说,“宽度”改革核心是推进金融结构的市场化、证券化。主要内容是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不断提高金融资产证券化率。目前债券市场种类少、规模小,信贷资产支持债券更是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无进展。吴晓求表示,“这种结构上的不平衡损害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大大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功能,不利于企业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应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长度”改革核心是对外扩展中国金融,使金融配置资源链条超越国界。主要内容是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提高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比例,实现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将中国资产市场建设成新世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吴晓求分析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改革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也是金融领域中最重大的改革,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影响甚至要高于中国加入WTO。“从经济规模、国际贸易、外汇储备、经济竞争力等指标看,中国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他说。

  “深度”改革的核心是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适当竞争、适度竞争,提高金融效率。吴晓求表示,深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进金融领域的价格改革即利率市场化,推动利润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平均化,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消除歧视,打破垄断,允许新的具有巨大能量竞争者(甚至是搅局者)参与竞争,如互联网金融。

  此外,《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尤其受到业界关注。利率市场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金融体系深度改革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利率管制扭曲了资金价格,由此带来商业银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实体经济收益受损。管制还加剧资金供求关系紧张,从而衍生出大量以“利率”为标的的寻租行为。

  决策层之所以提出上述领域的金融改革,吴晓求认为,主要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三大缺陷”进行完善。该三大金融体系缺陷包括:市场化程度低、金融结构弹性低、国际化程度低。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