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孙明春:迈向"新常态"的路径

中国政府当前所做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确保中国经济在从旧常态新常态转换的过程能比较平稳,避免发生急剧的跃迁,从而减轻社会的阵痛。

 

有人讲,我们目前所经历的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然而,对于“新常态”的具体含义,目前还没有共识。我认为,有必要给“新常态”一个更为确切的定义,对“新常态”下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速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对我们当前所处的状态与“新常态”的差别和距离有清醒的把握,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选择合适的转轨路径。

 

顾名思义,“常态”应该指经常存在的状态、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也可以说是均衡状态。如果形态不稳定、尚在快速变化的话,就不应该称作“常态”。用“增长经济学”(GrowthEconomics)的词汇,“常态”相对应的英语单词应该是SteadyState,因此也可以称为“稳态”。因此,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应该是指新的相对稳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速。

 

从体制角度来看,即便经历了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与我们想要达到的市场化、法制化、自由化和开放度的目标还相去甚远。很多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尚未推广,很多制度也呈现出“四不象”的特征,一些重要的制度变迁虽然呼之欲出,却“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目前的经济体制不可能是什么“新常态”,而只是向其过渡的中间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切实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改革措施,可以肯定的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与金融体制、产业结构、行业组成、企业形态、商业模式等等,都会与今天很不一样。

 

从经济增速来看,虽然经历了大起大落,但过去10年、20年,乃至30年,中国都实现了10%左右的年均实际GDP增长率,因此可以说“旧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大概在10%左右。然而,对于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或者说“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有很多争论,也很难形成共识。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有不同的方法、模型或假设。

 

我个人认为,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可能在5%左右。然而,在“旧常态”的10%与“新常态”的5%之间,也许不存在一个稳定均衡。我们目前所看到的7.5%左右的增长,可能只是经济增速从10%减缓到5%过程中的短暂停留(有可能是非稳定均衡或非均衡)。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应该会历经许多年。因此,这几年我们所处的状态应该不是“新常态”,而是向其靠拢的过渡期或转型期。

 

用数学的语言来说,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程,就是从一个稳定均衡走向另一个稳定均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通常都是由于相关动态系统(dynamicalsystems)中的参数(parameter)、而不是变量(variable)发生渐进性演变而引发的。对于这一变化,经济学家往往喜欢用比较静态模型(ComparativeStatic Model)来分析新均衡(即“新常态”)与旧均衡(即“旧常态”)的差别,而忽略掉转换的过程。然而,数学家、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则对转换的过程充满了兴趣,而且做了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他们发现,此类转换的过程往往不是平滑有序的,而是充满了波动与跳跃,往往是在长时间缓慢的量变之后出现瞬时的、脉冲式的跃迁。由此,他们建立起了所谓的“突变理论”(CatastropheTheory),用以描述和理解物理、化学以及工程方面常常遇到的一些“混乱”现象(chaos)。当然,这些理论也可以帮助理解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演变。

 

如果中国经济现在所处的状态不是“新常态”或“新稳态”,而是处在一个转型期,正经历从一个“旧常态”逐步转向一个“新常态”的过渡期,那么按照“突变理论”,在没有外部控制(control)的情况下,这个转型的过程很可能出现不稳定的跃迁,这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体制都有可能形成破坏性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政府当前所做的“稳增长”与“调结构”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确保中国经济在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换的过程能比较平稳,避免发生急剧的跃迁,从而减轻社会的阵痛。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必要的!

 

(孙明春 上海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