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卢锋:通胀前的通缩幻觉

     像2006年宏观经济即将进入较严重的过热与通胀前夕,较多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通缩担忧,或许不完全是宏观预测经常发生的随机误差现象
  前几周专栏以2005年“‘7·21’汇改”为观察点,讨论了新时期汇率政策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汇率政策重要而复杂,几篇短评难免挂一漏万。后续讨论新时期外部失衡与通胀根源,考察开放宏观经济的主流分析思路等问题,仍需重新聚焦汇率变量。
  现在继续梳理2005年之后的宏调大事。2004年,政府用超常宏调举措压投资很快收效,投资月度增速从2004年初40%上下的超高水平,近乎垂直地降落到5月-6月的11%-12%,引发了当时宏观分析人士对投资增长失速的忧虑。此后一年多经济增速相对走缓,2005年GDP的季度增长率回落到9.4%-9.9%之间,消费物价增速也从2004年的3.9%回落到2005年的1.8%。
  不过,2004年宏调风暴未能根治通胀。由于以生产率快速追赶为标志的基本面条件继续存在,土地财政、地方竞争等体制特征因素仍然延续,汇率、利率扭曲助推的货币扩张机制也没有实质性改变,开放宏观经济运行“易热难冷”效应不久就重新发力,在2006年-2007年逐步把经济过热与通胀推向高潮。
  新一轮过热与通胀的多重表现中,有的与早先经济周期扩张阶段具有较多的类似性,可称为常规过热表现;也有一些与新时期开放宏观经济的内外具体状态相联系,显示出鲜明的特征性。
  依据2007年与2008年初的官方统计公报,2006年与2007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0.7%和11.4%,显示经济增速相当快。后来,统计部门提供GDP修正值显示,这两年经济增长率实际分别为12.7%与14.2%,比已然偏快的初报值分别高出2个和2.8个百分点,显示经济明显过热。纵观3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整体情况,这两年累计增幅是除1984年-1985年与1992年-1993年之外的第三个峰值。
  与此同时,消费物价水平逐步上升。CPI月度同比增长率从2006年初的不到2%,温和上升到2007年初的3%上下,到2008年初迅速上升至8%以上,高于2004年通胀达到的5.3%最高值。零售物价指数2005年不到1%,逐步回升之后,到2008年初超过8%。后面将讨论,在生产率快速追赶的背景下,零售物价与消费物价在衡量通胀方面应属低估性的有偏指标。
  资产价格飙升是新一轮通胀的特征表现之一。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点飙升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峰值,两年多的涨幅十分巨大。2003年-2004年前后,上海、深圳等少数大城市以及温州这样的金融活跃城市房价已较快上涨。2006年前后,房价上涨浪潮快速蔓延到北京等其他一线城市,继而延伸到二线城市,形成房价普遍上涨与局部飙升的局面。
  顺差失衡是又一重要特征表现。季度贸易顺差在2005年四季度达到336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2006年与2007年四季度更是分别飙升到668亿美元和761亿美元。年度顺差额从2005年的1021亿美元,飙升到2006年的1775亿美元与2007年的2620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增量相当于使本已偏热经济增速加码2.43个百分点。过热、通胀是描述2006年-2007年宏观经济态势的关键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轮通胀来袭时,学界更多担忧的是通缩压力将至。2006年初学界讨论宏观经济走势,“通缩派观点显然占据上风”,与后来的实际情况形成反差。
  如2006年元月某重要宏观研究机构发布主题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考验”报告,认为随着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出现供应过剩,中国经济可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报告“考验中国经济的难题”章节,对通缩的论述占了近一半篇幅,被媒体评论为“似乎验证了各方对于通缩的微妙共识”。通缩风险在2005年下半年已是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记得在2005年三季度“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演讲嘉宾不同程度地表达了担忧发生通缩的观点,媒体夸张地报道为“四专家唱‘通货紧缩’之歌,开不同需求‘药方’”。
  2005年11月底新华社记者报道,提出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生产能力过剩的风险,逐渐增强的通缩压力已构成重大挑战”。
  未来是不确定的,经济预测本有试错性,对短期宏观预测偏差无需大惊小怪。不过像2006年初那样,在宏观经济即将进入较为严重的过热与通胀前夕,较多宏观经济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通缩担忧,或许不完全是宏观预测经常发生的随机误差现象。如何看待通缩,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问题。且待后文探讨。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