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成思危: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中华英才

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中华英才

——2011年10月15日在台湾世新大学5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成思危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到台湾,参加世新大学55周年校庆,以及出席我的父亲成舍我创办人的铜像揭幕典礼。在我的记忆里,我父亲办过3个世新。第一次是1933年在北平石驸马大街创办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就包括大家熟悉的林海音、闫奉章等人,当然这些人都已经作古了。第二次是1942年,在桂林的瑶山脚下,在一个茅草棚里办起了第二个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等到新校舍建好,我们搬进去的第二天,日本人打到桂林。所以我只在新校舍中住了一个晚上。在台湾兴办的是第三个世新,我很高兴看到第三个世新没有像前两个世新一样,因为抗日战争的战火而夭折。

我父亲逝世后,在我妹妹成嘉玲、牟宗灿校长、赖鼎铭校长他们的努力之下,世新办得越来越好。我谨代表我的二姐全家,以及我的全家祝贺世新将来不断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从历史上看,世新的历史应该从1933年算起。这样算的话,到后年我们将迎来世新80周年大庆。当然,这仅是一个创办人亲属的建议,请董事会考虑。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从汉武到贞观之治,再到康雍乾,都是中国的盛世。但是,正当西方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时候,我国于1665年开始闭关锁国, 这一锁锁了差不多200年。一直到1840年,帝国主义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那以后,不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争取民族的独立。我们刚刚庆祝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100周年,这次革命提出了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

这一百年来,在我国在振兴中华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任重道远。西方很多人在炒作,认为中国很快就会赶上美国,有的说是2016年,有的说是2025年,有的说是2030年,我个人不大同意这些说法。要真正和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话,那不仅仅是GDP总量,还包括人均GDP,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有人民的平均思想、道德、文化和科技水平,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如果这样看的话,恐怕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我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总有一天,我们是能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仅提两点想法,这也是我对世新大学的期望吧:

一、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我曾经对两岸四地的年轻学生们讲过,你们到大陆各地旅游,看风景漂亮,这里照像,那里照像。其实欣赏风景是最低层次的旅游。再高一层次就是领略意境,就是要领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描写的那些意境。例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第三、就是要缅怀古人。1958年我到内蒙古看到一个大土堆,别的人都觉得没有意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墓。大家如果读过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如果有这个历史知识,那你对这个土堆的感觉就完全不同。第四个层次是感悟哲理。你到庐山,你就会想起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们年轻一代必须认真学习和领悟的。

当然,中华文化不能停滞,我们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开放的文化。我们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并将其融汇到中华文化中去。比如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今天已经完全融合到中华文化中了。当然,建设先进文化,我们还要创新。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就要坚持中华传统的文化,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我请大家记住,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要把她根植于我们的心田,融化于我们的血液。这样我们才不愧为龙的传人。

第二、振兴中华,关键在人才。我讲过,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背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为此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问题上,教育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只能够保证我们的今天,科学技术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但是只有教育才能够保障我们的后天。所以,在教育上无论花多少投资,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因为投资教育就是投资于我们的未来。

有些人总是说我父亲节俭小气,甚至空教室里的灯开着他都要去检查,把它关掉。你们不要忘了,在教育上,他是舍得花钱的。当然,我妹妹嘉玲是很会花钱的。(笑声)。嘉玲有一次应我父亲的要求到美国采购印刷设备,我父亲给他的指示就是“买最好的”。在教育上,我们当然要注意节约资源,但也不要吝惜投资。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后天的投资,就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投资。

今天的会上我就谈这么两点感想。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我们一定要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中华英才。当然英才的培养不能单靠学校,一个人的成功,既要靠个人的努力,也要靠机遇。中国的古代不少文人老是抱怨怀才不遇,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有遇无才,让你当了个领导,你也够难受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才干是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积累的。我希望未来在世新的毕业生中能够产生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能够产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期望世新的校友们、学生们在振兴中华的事业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