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谢国忠:不应向短期市场压力妥协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当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主要源自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的投机性杠杆融资,增加货币供给只会助长投机,而不会帮助实体经济。

  在央行定向提供流动性后,货币市场开始趋稳,银行间市场利率继续回落。6月25日晚,央行发布信息称,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当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回落至5.83%,今天(6月26日)上午,利率进一步落至5.60%。

  本周一及周二,A股市场经历一轮大跌,较多分析人士将此视为货币市场利率飙升的连锁反应,同时,市场也以此对监管部门施加纾困压力,央行陷于两难境地。

  谢国忠表示,中国正在经历一次“房地产+信贷”的泡沫。泡沫已很大,以致维持它需要两倍于实体经济需求量的货币供给。“一旦央行向短期压力妥协,会给经济体造成长期损害,”“央行必须容忍一定程度的短期利率上涨,这将迫使从理财产品期限错配中获利的金融机构去杠杆。”

  他指出,中国的投机性泡沫已经挟持了实体经济及中央政府。当有人对泡沫破裂担忧时,经济崩溃的言论就会充斥舆论。但现实并非如此,投机性泡沫的破裂只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有限影响。去杠杆会造成金融市场的损失,但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信托产品,只会影响较小一部分人。股市下跌会影响更多人,但通常由流动性催生的市场骤变不会持续。

  他还指出,“由于美联储可能在未来三年收紧货币政策,央行通过继续印钞提供流动性将会把汇率置于巨大贬值压力之下。”

  他认为,短期的恐慌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平息,合理的解决方案应是减少投机性的理财产品,而不是央行注入流动性。

  “1998年时(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拒绝印钞和让货币贬值,相反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事实证明这催生了中国其后十年的繁荣。这同样适用于现在。”谢国忠提出。

  全文请见7月1日财新《新世纪》周刊谢国忠专栏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