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上海自贸区首谈“关键年”改革方向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10月25日在第二届申江论坛上表示,未来一年,在投资领域,要进一步修订和缩短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在贸易监管领域,要在现有试点基础上,尽快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的普遍模式;要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在口岸环节的试点基础上,再向两头延伸;要争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创新试点取得突破。这是上海自贸区运行三年改革行动进入“关键”第二年以来,自贸区管委会首次披露改革方向。

对于2015年版负面清单,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建议,要参照国际通行模式,调整优化负面清单,借鉴美国、韩国,向“短清单”模式靠拢,尽快研究美国BIT(双边投资协定——编者注)范本投资宽口径的内容,改变现行负面清单“窄口径”的现状。

李兆杰还特别提到自贸区税制改革:“要尽快启动符合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或者税制的改革。”一年前,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提出,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但记者获悉,这方面政策至今 “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三年时间,关键是看第二年。” 按照原先确定的三年改革行动(2013-2016),李兆杰说,如果第二年没做好,第三年就很费劲。

与此同时,李兆杰首次公开介绍了普华永道对上海自贸区的第三方评估报告内容:“在对代表性的外资企业调研的过程,普遍认为:自贸试验区的实践是一次突破性的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政府的转型,是重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符合了国际的通行规则,市场主导作用明显,激发市场活力,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对中国政府优化环境充满了信心。”

据经济观察网此前报道,按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要求,来自上海财经大学、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等3份第三方评估报告已提交国务院,报告内容将向国务院相关领导同志作汇报,为制定自贸区政策提供参考。

李兆杰坦陈,通过第三方评估,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还有很多需要改善和提升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通过负面清单的修订,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第二,进一步扩大各类贸易监管创新的试点范围;第三,金融改革的进度和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第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企业体验为原则改善行政服务;第五,希望尽快出台符合国际惯例的涉外税制的改革创新。”

对于部分企业抱怨自贸区相关政策推进缓慢,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第三方评估首席专家赵晓雷告诉经济观察网:“现在参与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国际贸易一口受理的试点企业很少,甚至国际中转集拼的方案刚刚上报。有的人问,怎么现在还没有推出,其实已经布局好了。打个比方,现在这条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在试车,等到所有的交通管理措施都到位了,证明没风险了,绿灯一开,车子马上就上去了。”

赵晓雷进一步解释说,本次评估的标的只能是国务院颁布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列出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我们看到,上海自贸区一年来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严格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的。制度创新带动经济流量,有一个实施过程,用经济流量作为主要评估标准是不合理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