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姚树洁:长安挺进欧美10年太久

摘要:上部分讲述长安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讲述了技术创新是世界品牌汽车得以发展与强大的关键要素。在中国利用外资提升自己技术的同时,最近10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日益增大。汽车企业走出去,一方面是谋求海外市场,另方面是谋求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长安汽车想摆脱合资品牌的困局,开发自己的品牌产品,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就是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旨在撬动和激发国内的研发力量与潜能。相比之下,吉利汽车走的是并购路线。不同的寻求技术路径,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那就是开发自主品牌汽车。本部分讲述中国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讨论长安汽车如何摆脱合资品牌的魔咒,并为整个博文上下两部分作出简单的归纳。

全球技术链,中国处中端

那天,在我的办公室和周小明公参和他的几位同事聊天。周小明公参问我目前在做什么研究,我说,‘真正与我的一位博士生写一本中国对外投资的书。’

关于外国投资,周公参很感兴趣。于是,我开始班门弄斧。我说,‘过去20多年,中国得利于外国资本的流入。一方面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另方面间接吸引了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打开通往世界的广阔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本强大的比较优势。’

现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往外投资了。资本一般从先进发达的国家,流入比其落后的国家,这样资本投资国可以取得比国内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不过,中国现在的投资,既可以向比其落后的国家投入,也可以向比其先进的国家投入。

对两种性质不同的国家投资,其目的与手段是有明显差别的。对落后国家投资,就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去占领国外的市场,寻求便宜的土地,劳力与自然资源。

对先进国家投资,最终目的还是市场。但是,更重要的是技术寻求与资源寻求。长安到意大利,英国,美国和日本投资,开设研发中心,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吉利收购澳尔澳,联想收购IBM的手提电脑,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先进国家对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非常苛刻,中国的产品在短期内非常难以满足这样的苛刻条件。

刚开始,许多企业不愿意走出去,主要是中国市场大,回报率比外国好,投资回收也比较确定。然而,作为国家,希望企业尽量的走出去,尤其是资源与技术谋求型的投资。

国家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国内企业提供稳定而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供应。不过,国家走出去,需要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企业。

可是,企业与国家的目的不一定是一致的。企业,哪怕是国有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利润与资本回报率。当国内市场很大,回报率比海外市场好的时候,企业是不愿意走出去的,哪怕走出去对国家整体利益有利也不愿意干。

这个时候,国家就必须采取措施,通过软约束或者贴息贷款的形式,扶持企业走出去。

寻找技术的投资就属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它对国家长期的发展是有利的,而企业却不一定觉得可以单个出去冒风险。此时,如果国家扶持一把,那么企业就有积极性走出去了。

寻求技术的投资有多种多样。长安的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就是一种,通过在国外的研发活动,直接把国外的工程师吸引进来,攻克国内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然后,通过杠杆的作用,把国内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带动起来,与国外的研究团队看齐。这样,在全球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世界竞争水平的研发力量,把最新成果应用到上百万辆的汽车上面,通过规模效应,直逼外国大型名牌企业。

吸引外国技术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并购。例如吉利并购澳尔澳,再把澳尔澳的研发力量渗透到吉利的研究团队中去。

这两种技术研发与引进的方法,其目的都是想用短的时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吉利与长安的方法各自有什么优缺点,都需要时间来考验。

过去20多年,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进步,都是通过合资的形式来实现的。大体的思路,就是利用中国广大的市场,来换取外国的技术和品牌。结果,好的一面就是让国人很快的买得起外国各种各样的品牌汽车,而且,价格还不断的下降。而不好的一面,就是核心技术永远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对国产品牌的发展大大的不利。

长安想走出合资的怪圈

1983年长安开始制造汽车,从原来的一个三线军工企业,成功的转变成为年产值超过1200亿人民币的特大企业。2013年,汽车产量将超过2百万辆。与多数国内企业相比,长安已经有了许多优势。

2012年,长安汽车的品牌价值高达382亿元,在全国的汽车企业中,排名第二,比上一年上升10.3%,是1998年25亿元的15倍。

长安现有职工15,176人,在全国建设了7大生产基地,23个整车和发动机制造厂。企业的经济表现良好,净利润率从2012年的4.8%,提高到2013年前三季度的5.36%。

上证指数从2007年的6千2百点,下跌到现在的2千2百点,降幅65%。长安的股票价格只是从最高点的19元,下跌到现在的12元,降幅37%。从2011年12月16日的每股3.43元,不到两年的时间,增长2.5倍。可以说,过去两年如果买长安股票,回报率还是可观的。

长安务实的创新,一方面与福特,铃木,马自达的合作,一方面没有忘记创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长安新出厂的睿聘,相信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集在国外最新的研发技术于一身,是一种冲出合资困局的重要举措。

长安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采取的还是‘保守疗法’。它将在未来的10年,着力发展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金砖国家的市场。这个市场非常庞大,能够站住脚跟一定回报非浅。但是,世界其他的汽车企业,也都不是等闲之辈。10年的时间,对汽车企业的竞争来说,实在是太久了。如果长安正在想成为世界强大的汽车企业,就必须胆子再大一些。

不过,长安最大的优势是它的国有身份,而最大的劣势恐怕也是它的国有身份。如果有长安的技术,人才,资金与市场的优势,加上有李书福的闯劲,中国迎来世界著名品牌汽车企业集团的时间就不会是太远了。

长安最终能否成为德国大众?这恐怕是每个中国人,每个汽车迷所希望的远景吧。

结束语

中国汽车正在从合资,以利用外国技术为主,转向自主品牌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自主开发,离不开过去在合资过程中学到的技术,以及培养出来的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中国的高等教育,非常注重工程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每年给市场输送数以百万计的工程技术人才。

这些人才的素质高,工资比外国企业少10倍,工作时间比国外长50%,说明中国工程师的单位劳动时间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这是中国无与伦比的研发优势。大批有作为,研究能力很强的年轻人员,是中国冲刺世界技术顶峰的中坚力量。我在诺丁汉见到的张总,就是1979年出生的年轻才俊,他在国外的研发中心当一把手,有点让我感到惊讶,说明中国的未来是非常乐观的。

有了人才,更重要的还要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和管理体制。汽车企业的竞争,可以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我相信,在这种无情的竞争环境中,一定能够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晋升世界强大品牌汽车的行列。

笑话:那次吃饭,两位朋友的老婆长期不和老公在一起。我开玩笑说,‘要老婆守在身边,就必须找非女强人。如果要找女强人,就必须做好长期分居的思想准备。’我的谬论,当场被一位在场的女强人推翻。大使馆的张秘书,被认为是女强人,而且是使馆的美女形象大使,她就和老公都在使馆工作,形影不离。张秘书说,‘我们尽管没有什么激情了,还是天天呆在一起。’其实,张秘书看上去还非常年轻,说这样的话,应该纯属调侃。

随感:关于中国汽车的名字,对我来讲很混乱。例如,长安的睿聘,中文肯定有其深远的意义。但是,对不懂中文的人来说,那就是豪无作用。汽车的命名,还是简单一点好,容易得到全球的辨认。例如,宝马就分为1,3,4,5,6,7系,奥迪也走同样的道路。韩国的现代,现在也用了i10,i20, i35等系了,这样辨认起来方便。建议长安和其它汽车,可以考虑简单化的命名。好的汽车,不需要搞一个让人头疼的名字,而是要有信心,给出让人容易辨认的名字与系列为好。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