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年轻人,想要求解自己的问题,不是问什么人读什么书,而是扪心自问到底要什么。这就让我想到年轻时读过的一本苏联当代小说“你到底要什么”。可是,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自己到底要什么,对未来缺乏想像力。换句话说,注意力的稀缺性,与我们关于未来的想象力相比,还不是最稀缺的。
如果阅读与未来想象完全无关,你读的是什么?
这不由让我提及这几天的微信体验。我链接的微信朋友,可能有一个数量上限,例如35人,当链接超过这一上限时,我用于阅读的时间就迅速下降。以致,我决定关闭我的微信。在微信里阅读的时候,我常收藏值得读的文字。不过,微信的收藏并非全文保存,是云存储,读的时候需要联网。而联网在目前的中国,很不可靠。微信的诱惑在于我能够随时看到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如果他们喜欢用微信发布照片、音频和文字的话。但是这些信息真有什么意义吗?例如,我见到一位同事登山发布的消息,她登的那座峰,想必与珠峰可以相比,这真令人钦佩,文静的女生,很了不起。然后呢?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不需要励志,我不知道,知道了朋友登顶成功可以怎样改变我的生活。
我的一个朋友也有类似感受,他的来信,征得同意,我贴在这里:
这几年我感到很悲哀的一件事,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在微信微博这样的互联网产品中。由于装在手机里,所以24小时不离身,由于基于社交网络,所以几乎无法抗拒加入,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离开。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像圈养的鸡鸭一样被进行信息的填食,慢慢丧失了自己思考和选择的能力。手机和电脑仿佛变成了一个精神控制的机器,人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很长时间来,我一直都在努力对抗着这种来自网络的精神入侵。我越来越觉得,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也包括互联网都在日益成为“深思”之敌。当享受信息技术到来的便利时,几乎很难避免它对专注思考的干扰和破坏——在互联网节省查阅文献时间的同时,往往会耗费数倍于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浏览各种不相干的看似有趣实则无聊的信息。
或许,在未来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会拔掉电脑的网线,回到80年代的生活方式中去。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