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汪丁丁:回到80年代阅读方式中去


凡假期前后,年轻人多求我推荐值得读的书,我亦多推辞。主要的理由是文字泛滥,注意力迅速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所以,推荐可读的文字,首先就要量身定制,为每一个人推荐值得关注的文字,我很难办到。如果值得关注的文字太多,也就是文字之间形成关于注意力资源的激烈竞争。我们知道,凡竞争激烈,必导致资源配置的理性化,越竞争激烈,越理性。其实,这就是经济学理性的推演过程。网上的文字竞争最激烈,于是网上文字的风格渐趋偏激,犹如广告,为吸引注意力,尽管偏激绝非吸引注意力的长期有效方法。网文,写多了其实就是“标题党”,只剩下标题了,也就只好偏激。技术进步,视频比文字更吸引注意力(长期而言未必),于是对带宽有进一步要求,4G之类的。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将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谁?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大数据其实是一种忽悠,以往就有的数据技术,现在被炒热而已。我的移动硬盘不断更新,如今,经过一周的折腾(从几十块移动硬盘里删除重复的文档),终于可以携带3T的移动硬盘旅行了,一块1T的,都是学术文献(十几万篇),一块2T的,主要是课程教材(工具书、音频、视频)。我浏览这1T的文档,得到的结论是:假如你要坑害一位年轻人,只要将这块移动硬盘给他。

每一位年轻人,想要求解自己的问题,不是问什么人读什么书,而是扪心自问到底要什么。这就让我想到年轻时读过的一本苏联当代小说“你到底要什么”。可是,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自己到底要什么,对未来缺乏想像力。换句话说,注意力的稀缺性,与我们关于未来的想象力相比,还不是最稀缺的。

如果阅读与未来想象完全无关,你读的是什么?

这不由让我提及这几天的微信体验。我链接的微信朋友,可能有一个数量上限,例如35人,当链接超过这一上限时,我用于阅读的时间就迅速下降。以致,我决定关闭我的微信。在微信里阅读的时候,我常收藏值得读的文字。不过,微信的收藏并非全文保存,是云存储,读的时候需要联网。而联网在目前的中国,很不可靠。微信的诱惑在于我能够随时看到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如果他们喜欢用微信发布照片、音频和文字的话。但是这些信息真有什么意义吗?例如,我见到一位同事登山发布的消息,她登的那座峰,想必与珠峰可以相比,这真令人钦佩,文静的女生,很了不起。然后呢?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不需要励志,我不知道,知道了朋友登顶成功可以怎样改变我的生活。

我的一个朋友也有类似感受,他的来信,征得同意,我贴在这里:

这几年我感到很悲哀的一件事,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在微信微博这样的互联网产品中。由于装在手机里,所以24小时不离身,由于基于社交网络,所以几乎无法抗拒加入,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离开。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像圈养的鸡鸭一样被进行信息的填食,慢慢丧失了自己思考和选择的能力。手机和电脑仿佛变成了一个精神控制的机器,人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很长时间来,我一直都在努力对抗着这种来自网络的精神入侵。我越来越觉得,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也包括互联网都在日益成为“深思”之敌。当享受信息技术到来的便利时,几乎很难避免它对专注思考的干扰和破坏——在互联网节省查阅文献时间的同时,往往会耗费数倍于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浏览各种不相干的看似有趣实则无聊的信息。

或许,在未来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会拔掉电脑的网线,回到80年代的生活方式中去。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