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沈明高:新一轮投资与“四万亿”不同?

  【背景】面对经济增速下滑压力,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并试图与调结构、促改革相配合。尽管官方避免使用刺激政策,或类似“四万亿”这类投资计划的说法,但实际上,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已经重燃。

  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项重点。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显示,重大基建项目仍然指向“铁公机”等交通设施。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从年初计划的6500亿元上调至6900亿元。目前,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港珠澳大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广州和南宁等机场改扩建等大型项目已经开建。

  去年二季度以来,近3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其资金来源仍以财政出资和银行贷款为主。

  多个省市区政府也开始付诸行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云南省提出:全力以赴稳增长,千方百计增投资。

  整体看,此次稳增长依然选择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此次稳增长措施与上次应对金融危机的“四万亿”到底有何不同?

  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向财新记者表示,2008-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有点过度地刺激了经济,使GDP增速曾经一度反弹到10%以上,而本次稳增长只要为了保7.5%的增长目标,没有要把GDP拉到8%以上甚至更高,刺激的力度肯定不如“四万亿”,二者力度不太一样。

  从项目的选择上来看,这次与“四万亿”相同的地方就是还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是产业刺激的力度应该是要小一点,不会像当初那样推行光伏产业等产业刺激计划。

  “四万亿”是全方位的刺激,而这一次是集中在官方认为不会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中西部地区的铁路还是产能不足,地铁等轨道交通也是不足的。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轨道交通将是继高铁之后的第二个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但是如果用两三年时间一下子建完轨道交通的话,就又面临一个问题:下一步还有什么基础设施可搞?投资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样的?这还值得观察。

  与“四万亿”刺激时期相比,当前资金面状况是最大的不同。“四万亿”推出时资金面基本上完全开放,现在信贷规模基本还是保持在全年9万亿之内。同时,6月份“钱荒”之后,企业债、公司债加在一起发行是负增长的,比去年同期降了20%。

  除非这个局面很快改变,否则今年实体经济拿到的钱比去年都要少。也就是说,即使政府有大的项目,也很难像四万亿那样很快开工。

  当前,地方政府上项目的速度就得取决于卖地的速度,卖地多则上项目会快一点。

  沈明高提出,信贷这个口子如果不开,基础设施挤占的资金多一些,其他行业的资金就会下降,如果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效率比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中国的经济并不一定是有利的。

  他认为,当前,又要让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又希望通过改革使经济升级,二者方向上似乎很难完全统一。

  改革就是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去杠杆。现在让地方政府去投资,加杠杆不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基本是同步的,今年1到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除非地方政府有额外的钱,这就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也在20%左右,它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筹钱。这个加杠杆的力度是很大的,这与改革的方向是不一致的。“当然,我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额外的钱。”

  另一方面,稳增长不仅是上一些基础设施的项目,更应该考虑增加需求。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做,但是它效率低,它挤出了其他的投资,挤出了私营部门的投资。真正意义上的稳增长,我们希望这一次与“四万亿”不太一样的是需求的口子可以打开一些,比如服务业的开放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这些方面是相对滞后的。希望看到的是在稳增长的同时,需求方面的改革也同时推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