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林毅夫:世界需要新“马歇尔计划”

   “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9月17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CF40)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周报提出这一构想。

    这份周报称,这是9月8日举行的CF40双周圆桌内部研讨会的与会者意见,研讨的主题为:走出危机之道。但财新记者发现,其主要思想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研讨会上的演讲。

    林毅夫在其主题演讲《从西潮到东风》中提出,此轮金融危机中,全球关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情况非常清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如果得不到欧盟必要的短期援助,他们马上会崩溃,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比雷曼兄弟倒闭对欧洲、对全世界的影响更大。

    由于结构性改革尽管必要,但在政治上非常难以推行,他认为,未来10年、20年整个国际经济很可能出现所谓的“新常态”(new normal),即经济增长率非常低、货币非常宽松、投资风险大而回报低的经济状态。

    为抵消结构性改革的紧缩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建议一直是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需求。这份周报认为,欧元区、日本或美国的任何货币贬值行动,都可能触发货币战争,导致各国货币竞相贬值。报告称,基础设施投资是一条出路。

    林毅夫在会上提出,发达国家如果要走出这场危机,唯一的办法是创造一个替代IMF所提出的依靠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以创造需求和就业的机会。出于当前危机在发达国家同时发生的情况,应该有全球的反周期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措施,即全世界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于能消除增长瓶颈、短期能够创造就业、中长期能够提高增长潜力和竞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瓶颈、环境瓶颈等方面,以增加需求。

    报告提出,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建设期提供就业机会、完工后提高生产率。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具有独特吸引力。在发达经济体,基础设施已高度发达,好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相对稀缺;在发展中国家,能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大有空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会给高收入国家带来出口需求,但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这份报告称,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新“马歇尔计划”中,中国可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国内还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

    林毅夫称,走出危机的唯一道路应该是在20国集团支撑之下的全球复苏计划,除了给IMF提供必要的防火墙资金之外,同时也应该给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各个地区的开发银行增资,使其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以此作为杠杆撬动主权债务基金、养老基金等等。

    所谓马歇尔计划,是指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援助,协助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进行重建的计划。

    林毅夫承认,作为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然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中国的社会与知识分子不能只停留在作为批判家的层面。

    他称,必须要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历史及现状,了解问题是内生还是外生的,以及解决问题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如何来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这样才有办法在未来20年、30年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长。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