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林毅夫:简单照搬西方现成理论指导政策失败居多

“从实践来看,不管哪个国家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现成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政策, 都是失败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在林毅夫说。

12月1日,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会堂举行。厉以宁、万广华、张曙光、徐滇庆、白重恩、沈坤荣等学者获奖。林毅夫作为第一届获奖者代表在会上致词。

“长期以来,西方有很多套经济理论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但是从实践来看,很多套经济理论都是失败的。”林毅夫说。

那么,什么样的理论才能成功呢?林毅夫认为,经济学理论必须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了解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必须是深入实际,有理论创新,然后才能确定怎么发展经济,而不是去把国外非常好的理论拿到国内来使用。张培刚教授深入实际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辈著名经济学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大卫•威尔士奖”,他由此成为迄今为止亚洲国家中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学者。凭借这篇论文,张培刚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林毅夫说,“张培刚教授在30年代时深入中国农村,写了很多中国农村报告,写那些报告奠定了他后来在哈佛大学理论创新的基础,我觉得这一点方法上面我们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特别的去体会。因为只有深入中国实际的理论创新,才能够真正指导中国经济。”

张培刚先生研究的方法不仅中国知识分子是典范,其爱国行为也是中国知识位子的典范。1946年,张培刚从哈佛大学毕业时,张伯伦还曾邀请他在哈佛任教。一心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张培刚还是决定回国,应武汉大学邀请担任武大经济系主任。1948年张培刚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他是委员会中位居第四的高级官员,但他却认为这份美差只是个闲职,为了迎接新中国,在解放前夕,张培刚舍弃了600美元的月薪从曼谷再次回到回国。

“张培刚先生用他的行为充分表现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目的,是希望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贡献祖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林毅夫说。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