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张维迎:中央需干件实事指明改革方向

“改革其实最重要的是中央的导向是什么。需要实实在在做几件事情,我老举一个例子,1977年,邓小平说要恢复高考,教育部长有抵触,他找邓小平汇报工作,说高考很复杂,今年搞不了,来不及搞,邓小平说‘你们搞得了就搞,搞不了我知道谁搞得了’。结果高考就恢复了。” 近日,由吴敬琏、马国川所著《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重启改革议程》首发式在三联书店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首发式上发言时做出上述表述。

现在很多人提出比较重视总体的设计,体制改革的设计。张维迎觉得改革也不是完全能够设计出来的,顶层设计也不能太过强调。为什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确实我们的体制比较复杂,要提前看到很多事情比较难。还有一部分是既得利益的阻挠问题,要设计一个顶层的路线图,可能在设计过程当中已经全部被扭曲了。

张维迎指出,需要中央做出几件事来,使大家知道现在国家确实在改革,否则就又变成语言腐败了。张维迎认为,现在跟20世纪80年代有很大的不一样,现在语言腐败太严重了,说什么和心里怎么想完全是两回事,语言不再代表中国人的感情系统。

张维迎说,当年,邓小平也没说发展私有经济,只是年广久的案子报到他那里,请示他抓还是不抓,邓小平给出的结果是不抓。大家就明白了,方向改了。实实在在干件事大家看到方向了,地方的劲头就起来了。20世纪80年代如果没有地方的劲头的话,只靠中央,改革也是不能推动的。

具体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张维迎指出,国有企业,该退就退,不能拿着靠垄断行业赚的钱到处去投资;或者将四大银行的股票,30%、50%的股权转向社会,或者进入社保。又比如,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司法的独立性问题,可以把政法委改成一个监督司法独立或者维护宪法的一个机构,只管检查政府职能是不是违法,党的纪律是不是违法了。那风向马上不一样了。

张维迎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都是由理念决定的,许多变革是由于有了新的理念,才有了变革。如果仅仅是既得利益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不会进步,因为它只能你死我活。张维迎在一本书里提到“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什么”,一个是我们的理念,一个是领导力。改革开放前20年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就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领导人有好的理念,并且不断地坚定不移地按照这种理念去做,包括邓小平,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在做。而在最近的十年,我们没有了理念,或者是理念歪了,好多改革已经是完全按照利益去走,而不是按照理念去走,所以利益战胜了理念,我们一定是倒退。未来的改革需要理念战胜利益,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就要去坚持。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