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卢锋:04年宏调风暴

  (十年宏调系列评论之十八)
      十年宏调首轮风暴中,上下半场的宏调政策力度与出台节奏迥然不同。“铁腕整顿”快速展开
  虽然央行121号文紧缩房地产信贷引发了争议,但随着2003年宏观偏热的走势进一步呈现,胡温时期首轮宏调大幕仍不可避免地徐徐拉开。
  首轮宏调风暴大体可分两段:2003年下半年宏调相对温和;2004年开春后宏调加温升级,4月底达至高潮。
  2003年上半年信贷与货币扩张较猛。2003年6月M2为20.5万亿元,比上年6月的17万亿元增长了20.6%。同期信贷余额从12.1万亿元上升为14.9万亿元,增幅为23.1%。投资环比增速在3月-5月分别高达4.1%、6.4%和11.3%,同比增速5月-6月上冲到44%和48%的峰值。
  央行再次发出货币政策阻击弹,2003年8月23日宣布,自9月21日起提高存准率1个百分点。有121号文前车之鉴,这次文告出言审慎,并给市场预留了近一个月的缓冲期。2003年9月,银监会对国有银行展开全面检查,控制信贷增长过快。2003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发改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汇报,提出加强信贷管理等十项要求。
  整顿土地利用问题的举措更为密集。2003年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 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第45号文,国务院办公厅7月30日颁发《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第70号文,12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通知》第400号文件。意图都是要加强用地管理。
  随着基础设施扩张与制造业换代升级,钢铁等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当年11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信贷投放偏快等”作为“局部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风险警示。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制止钢铁水泥电解铝盲目投资扩张的文件。
  上半场宏调显示了一些特点。学界对宏观形势是否过热或偏热争论较多,政府不同部门意见也不尽一致。整治土地管理失序被看作宏调的重要内容。央行较早出手,显示在预警常规宏观周期拐点与调节方面具有某种优势。近年底时,投资增速过快、特别是钢铁等部门投资扩张,被明确锁定为重要的宏调对象。2003年GDP增速为9.5%,基本消除紧缩可能导致通缩的担忧,经济过热偏热判断渐成共识。2004年年初,钢铁等部门投资及总体投资增速仍居高不下,油电煤运紧张度有增无减,推动宏调进一步升温。
  春节刚过,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制止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行业的过度投资。随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严控这些行业贷款。银监会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三部门的信贷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国家环保总局、证监会、国土资源部也加入检查队伍。3月,发改委宣布叫停三部门新建企业和新建生产项目。3月24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4月11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再调高存准率0.5个百分点。3月31日,国土、监察部联合下发71号令,严令各地在2004年8月31日前将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毕。
  2004年4月中旬,第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GDP增长率为9.7%不算太高,但是投资增长率43%,CPI升到3%-4.4%的较高水平,被认为“大大偏离中央制定的目标。⋯⋯到了必须采取更严厉的调控措施的时候了”。4月25日国务院发文提高钢铁等部门资本金比例。4月26日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统一思想,控制经济过热。
  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整顿土地市场治理工作,并责成江苏省和金融监管部门查处铁本事件及相关责任人,铁本公司法人代表戴国芳被刑拘,地方官员和有关银行高管受查处。4月29日,国务院决定用半年左右时间集中整顿土地市场,要求各地各部门在一个半月内清理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媒体用“铁腕整顿”来形容当时的调控力度。
  下半场宏调的政策力度与出台节奏大变。高层重视程度提升。4月底宏调风暴显示,对当时宏观形势相当严峻的判断被高层所接受。土地市场问题与钢铁等部门投资过快被锁定为重点调控对象。随着宏调的深入,环保、监察甚至纪检等部门用不同方式参与宏调。发改委协调与主导部际宏调政策作用凸显,与宏调上半场相对低调形成对比。
  钢铁在宏调风暴中首当其冲,5月各类钢价应声下跌,线材、螺纹钢价格跌幅超18%,被广泛解读为“宏观调控已见成效”。如何理解宏调急剧升温的必要性?宏调风暴对后续宏调模式有何影响?且待后续探讨。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