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姚洋:寻求一元多极共治

  当前的国际治理体系,不是不需要改革。但是,中国是作为一个建设性的改革者参加这个体系,还是另起炉灶?

  一些学者把文化拉入我们讨论的贸易体系当中。的确,东西方文化有差别,东方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但这种差别是不是根本性的?是否存在普世价值?是否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我认为有,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不成为一个人类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元就是价值,也就是在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来谈论一元。但是不等于我们文化都一样,大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可能比中国大陆要好,但传统文化并不妨碍日本去追求人类的普世价值。

  根据我们的研究,2021年左右,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未来十年,中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之前数年,因为金融危机,挑战有所减少,经常账户盈余在2011年已降至3%以下。但世界经济不会一直低迷,估计在2015年以后,世界经济将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增长水平,新的经济周期又将开始。

  在这一背景下,经常账户盈余下降可能只是短期现象,而不是长期现象。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保持8%的增长,可能问题不大,那么,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会反弹,达到5%左右,又会成为世界的一个挑战。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在世界上如何定位?特别是2020年以后,中国到底想做什么样的国家?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大象难以藏身于树后,早晚会露出来!过去30多年,基本采用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今后我们是不是还坚持这样的政策?或许需要重新思考。

  2011年,我们写了一个长篇报告,就讲中国2020年的定位问题,主要是周其仁老师的观点,提出了一元多极共治的概念(详见《财经》2011年10月17日“‘一元多极共治’——寻求中国2020年国际定位”)。世界只有一个秩序,如果中国另起炉灶,自己设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只会产生新的冲突。

  “一元多极共治”可以用公司治理来做类比。在一个公司内部,公司的成长和利润是公司的唯一目标,这就是“一元”的概念。

  公司是股东们合资设立的,大股东以及小股东之间组成的联盟就是公司里的“极”,他们共同参与公司的治理,这就是“共治”。股东在公司的话语权不是平等的,大股东比小股东拥有更多的投票权和决策权,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公司的成长和利润。

  一元意味着只有一个体系。如果我们想改变这个体系,可以通过加入的方式解决。现有世界秩序对中国极其有利,过去10年从自由贸易中得益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G20实际也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在当前国际经济规则中,经济体量越大的国家越占便宜,话语权越大。过去这些规则,主要由美国制定。美国在“二战”以后占世界经济体量将近一半,规则和经济体量相称。

  中国将成为多极世界内重要的一极,但中国的目标不应以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或世界秩序替代现有的价值体系和世界秩序,而应在现有的一元体系下发展壮大,逐步实现在本世纪中下叶和美国共治世界的目标。

  多极,就是今后在本世纪内不会出现一个大国主导世界的格局。中国虽然在2020年左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要在人均收入方面超过美国,依旧遥遥无期,本世纪末是否能达到还是一个疑问。同时还要注意,中国后面还有追兵,包括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

  美国明确说我们不做世界老二,中国也不愿意,印度也不想做老二,那么,未来的世界格局一定是多极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坐在一张桌子面前实行共治。

  我们这个报告写出来给中央领导看,反映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把这个概念抛出来,请大家讨论。也许中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会有比韬光养晦政策更好的结果。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