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互联网经济将颠覆经济学?

张居衍,阿里巴巴经济学博士,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

 
我认识的好些学校里做研究的同事都不太用打车软件和支付宝。有些用了滴滴打车的,结账还是给现金。我也是到了阿里巴巴工作后,才认真学习网络购物。每次看到同事买到好东西,问他们哪里买的,毫无例外,都是在网上,在淘宝。后来我也就不问出处,直接上网搜寻。出门打车也直接用软件叫车,使用优惠券,再通过支付宝支付。回家还经常用淘点点叫饭,有一家叫“东池便当”的小店,点17元一份的套餐便送上门,半小时内到家。

互联网的发展,从用台式电脑上网在yahoo和新浪看新闻,到在google和百度搜内容,到微博、facebook、微信这些SNS (social network site)的个性化网络互动空间。我们的购物体验从amazon、淘宝的购物,到团购,到淘点点的送菜上门,到Uber、滴滴快的叫车软件,目不暇接,接下来更是层出不穷。现在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少,口袋里的手机已是个终端,将自己24小时与整个网络连接在一起。

 O2O, C2C, P2P,B2C, C2B,这些名词都已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深入影响着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春节的微信和支付宝红包,在假期短短的几天里更是席卷神州大地,把多少人拉进了互联网的支付体系。

有个叫“觅食”的APP,能搜寻附近小区内某个家里的食物供应,从早餐到午餐晚餐夜宵,从甜点到果蔬,就在小区内的某个楼里,送上门,甚至还可以上门吃。有朋友介绍他自己点了觅食上的65元一份的海参煲,下班前提前预约,就是小区里的一位大妈做的。送到家还热乎乎的,货真价实,绝对算私人定制的美食。这是中国版的Uber和airbnb,互联网渗透到社区和生活的每个环节里头,延续联接一切的发展趋势:手机将个人随时与互联网联结,互联网将各个店铺,各种服务、各色顾客连接。这些都是现实中对互联网的贴身体验。

而在这个联接一切的图景背后,各式的技术压力、经济问题,一直也在考验这个系统。有个时髦点的说法,称作互联网生态系统。比如阿里巴巴,已变成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商业生态子系统。一个巨型的网络平台,如何支撑海量数据的交互需求;如何将网络技术与传统办法结合,抑制假货从线下泛滥到网上;如何保证店铺的公平竞争,保证信誉评级的真实性,防止“防不胜防”的信誉炒作。在处罚规则和力度上,什么是个客观公平的尺度标准,如何测度一个规则的外部性影响?如何应对来自微信平台的竞争和冲击,像红包和微店,还有互联互通的实际问题,比如微信与支付宝的互通问题。这些都不单单需要技术支持,更是经济学问题。

而在工业生产领域,过去一直主导的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产品,与现有的“多品种、小批量、快翻新”的实际市场需求产生冲突。过去奉为经典的“二八原则”说的是20%的销售可以带来80%的利润,但如何处理这些80%积压的产品成为头痛的问题,大量的努力便耗费在怎么促销、消化存量积压。但现在工业生产开始提倡柔性化生产、个性化营销与社会化协作供应链的结合。由消费者的需求倒推,反向决定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再传导到供应商。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不仅改变生产、销售的信息流向,还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生产链条和组织形态。

我们看到的这个联接一切的未来图景,从生产到日常的生活细节,并不仅仅停留在网络连接,重要的是联通之后的各种各样的互动。各式各样的需求和功能,便在互动交流中演化出新的服务内容。而新的服务则会反馈影响到组织形态的演化。从联接到互动,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各种信息,全部被记录下来,沉淀为数据。数据变成有待开采的矿。网络销售平台可以根据个人数据提供购物推荐,精准营销。支付宝可以根据个人信息的汇总,提供个人信用评级。有个说法,“数据比你更了解你”——将自己在网络里积累的行为汇总,数据揭示的行为分析结果,可能比我们还了解自己的需求分布。而各式各样的人群不断汇集一起的大数据,更是会带来传统思路意想不到的综合和突破,带来新层次的信息结构。

现实这么轰轰烈烈,研究怎么能不跟进呢?

打车软件对司机和乘客的配对(matching model),需要经济学的优化模型。淘宝店铺规则的设立,就特别需要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原则的指导。在测度外部性的定价行为方面,需要经济学理论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打假行为的效果和策略分析,需要博弈论的对策研究。物流网络和村淘计划等,需要系统的优化计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对应用研究的需求。

 其实,理论界已经有不少的新进展。比如Stanford大学的Mathew Jackson教授的网络经济学,比如2013年MIT出版的Daren BraBham的Crowdsourcing,更有一直很主流的拍卖机制理论、博弈论的进展,尤其是learning方面的创新。而Kelvin Kelly的书,Out of Control,25年前的预测,到今天都是valid的。创业者对他的言论,像对待教父般的严肃认真。Barabasi关于复杂系统的书Linked,与Santa Fe Institute研究所相关的一系列研究,从物理学的形态上探讨,也给经济学的企业和市场组织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但面对这个发展速度的互联网经济现象,理论受的刺激可能远远不够。
 
几个维度的刺激:要素特性、组织形态、协作机制

 现象多,变化快时,经济现实对我们既有的理论概念势必产生冲击。而纷繁的现象来不及消化、整理、归类时,一个自然的心理反应,马上想到会不会要颠覆既有的理论,翻倒重来。但当我们把这么多的现象按时间轴和领域分类,慢慢了解脉络后,一个合理的做法,是如何在既有的理论框架里,消化概念冲击。其中一个方法,便是将信息,和由信息物化成的数据,当作一个新兴的生产要素,放到既有的框架里来考虑。

 1、信息要素:当信息比资本变得更为重要

 农业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为重要的投入要素,生产的形式便围绕这两个要素,由此影响社会组织形态的具体形式。而到了工业时代,资本替代了土地和劳力,变成最主要的要素投入,机器生产和工厂结合,技术的发展成为主题。而大家猜测中的DT时代,数据可能替代资本的核心要素地位,与人的创造性结合,知识(knowledge)成为最为重要的投入和产出,由此产生新的生产模式和市场结构。我们看到一个传导链条,从投入要素重要性的变化,到相关的生产形式的变化,到生产组织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信息要素和数据的特性,应该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信息要素产品的特性与传统的投入要素,土地、劳力、资本等不同,在互补性、外部性,以及边际成本特性等方面的不同特质如何带来生产形式和组织形态的变化,需要经济学的理论给出逻辑解释和推论。在行业里,我们观察到数据和计算能力变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点类似于过去工业产品和工厂的关系。互联网沉淀的最有价值的就是数据。数据的创造性处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生产活动。因此,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竞争的焦点。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已经从能源、高速公路、物流这些现在的主导模式,慢慢转化为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架构。整个互联网的大节点,像阿里巴巴的购物平台,像Google,facebook,变得像数据的黑洞一样,每日沉淀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否变成资产,变成能够提供无尽价值的来源,都有赖于这个基本能力的支撑和创造性的发挥。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拥有资本的重要性让渡与拥有知识和数据。信息与其他要素的相对比例决定了一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互联网已经不是传统商业的延续和效率提升,而是拓展,颠覆和创新,在基本商业范式上的突破,从广告、零售,向分销、物流、供应链逐步渗透,对传统价值链的重构。

 2、分工:互联网时代的分工与专业化

 每个时代的关键要素、生产模式和组织形态,决定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具体形式。农业时代的土地和人的关系,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和合约形式;工业时代的资本与知识的结合,物化到机器和工厂,大规模生产的产业链条、精细分工,成为工业时代的特征。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却需要创造性的开发。网状交互的生产结构,变成这个时代的主题,还在不断演化蜕变。而个性化的创造性,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核心。这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的生产形态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交错复杂的结构分层和数据流的分工安排,更是组织变化本身的规则内涵。

Douglas North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创造力回报的假说。他认为重点在于有效的经济组织的形成。清晰界定的产权和有效的经济组织保证了创新的收益大于成本,激励了社会整体创造力的爆发。而更加清楚界定的产权,促使交易的效率提高,交易成本,尤其是内生交易的组织成本的降低,保证了创新能够在有效经济组织的框架下得到合理回报和持续激励,并形成社会整体累积滚动的发展动力。回顾协作分工的历史演化,可以发现一个累积加速的微观机制:内生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有效组织的形成—实现创造力的积累—科学与科技的结合—现代文明的开始。

 互联网的时代,会不会提供一个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为创造力的累积爆发提供新的动力?网络的特性、知识要素的新的生产模式、以及知识的新的交换办法,对传统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要求及相关的交易逻辑,产生完全不同的变化动力,市场的内涵会不会因此也产生新的特性和品质?互联网时代的分工与专业化的规则和形式,能否产生新的冲击?

3、协作的社会形态:互联网的未来社会

Network的特性体现在链接一切、互动反馈和协作共享。网络的价值就体现在共享与协作的天然属性中。Jeremy Rifkin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从通信共享、能源共享和物流共享出发,探讨网络时代的人性和协作基础,文中提到:公共一直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公地悲剧提醒的逻辑不同,这是“共享的喜剧”。互联网快速演化的实际,刺激我们对未来人类文明演化机制的憧憬。未来的要点其实不是免费,而是协作和共享。

但什么是未来社会的协作基础?共享是人类天性的自然反应,还是制度设计下的激励结果?未来的商业系统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机制的支持?技术的变化和包括企业和市场在内的组织形态的变化,对这种协作共享的合作机制的形成是什么样的作用关系?

实验经济学早就有对人类合作的天性深入探讨(如Ernst Fehr的研究)。但这些现实问题激发着我们进一步的细致研究,让我们对未来的社会变化充满希望。互联网的发展挑战着所有的想象力,最刺激的部分就是思考这个时代能不能揭开文明演化的新篇章。

几个流行的颠覆

说起颠覆来,总是会激动人心。但研究者面对颠覆的提法,首先必须化繁为简,看清问题所在后再做判断。说起流行的颠覆提法,比如互联网经济的免费现象,去中介化的组织变化等,越来越多。但我自己觉得最刺激的是互联网将颠覆所有权的提法,更何况这是Kevin Kelly提出来的。

颠覆所有权?

Kevin Kelly在一次讲演中宣称,“介入网络的能力要比实际拥有的所有权要更重要(Access is more imortant than ownership),由于物权是资本主义的基础,现在我们在颠覆所有权,对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参与和介入,比拥有重要。大家猜想的未来情形就是,自己买车不如租车,有一种全自动驾驶的互联网汽车,到处转,大家随时使用,不需停到自家车库,完全共享;而买套房子,还不如全世界旅行租房子住。

如果所有权真的变得不重要,那确实是个颠覆性的事情。但为什么会变得不重要,又如何颠覆资本主义的基础?这可不能单纯靠对现象的推测,得通过仔细思考,找出个脉络和逻辑来。

网络时代有三个方面会对产权界定的重要性产生影响。

1、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要素特性。当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拥有资本的重要性让渡与拥有知识。而知识特有的共享特性将改变要素所有权的旧有关系。比如“互联网使著作权变成一种协同开放的形式,而非受版权保护的封闭过程,知识共享证书取代版权。多人协同的共同成果的实现形式,超越传统版权对创新的激励”。这可能是ac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wnership的一个重要含义。即与知识相关的所有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实现形式也有了不同。

2、互联网时代的交易成本下降,尤其是信息和物流成本的下降,将对所有权归属的重要性产生冲击。交易成本的下降会促进产权的交易,让所有权更有效地得到有效配置,所有权的归属便因此变得不重要。 这也是经典的科斯定理讨论的场景,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的归属不会影响到最后交易配置的效率,也就是产权归谁所有没关系,市场可以经过有效交易(因为交易成本为零),让最后的产权配置按照最有效率的形式得到安排。

3、network对产权界定的新方式。与传统市场不同,网络的特性会对所有权的界定方式产生变化,产生不同的激励。正如Carol Rose1986年的文章观点:“财产权何时应该掌握在私人手中,而共享权何时应该为大众所管理?…只有在社会中被绝大多数成员使用时,财产本身才最有价值。”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会刺激产权形式的创新。

我们看到的颠覆,是产权形式的变化。旧有的所有权界定办法被新的界定方法取代,产权方式并没有被取消,所有权没有被放弃。

免费的颠覆?

Jeremy Rifkin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是一本畅销书。作者从通信、能源、运输三个要素出发,阐述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物联网的未来形态。他认为,“由于中间环节的削减,这种开放的、分布式、协作式的物联网的经济模式会将生产的边际成本几乎削减为零,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配送几乎实现免费”。作者宣称,这样的“零边际成本社会”,“在协同共享机制下,买卖双方都让位于产消者(指生产和消费一体的人),产权让位于开源共享,所有权让位于访问权(access),市场让位于网络;信息制造、能源产生、产品生产和学生教育的边际成本都接近于零。”

“零边际成本”,这是一个很经济学的概念。边际成本讲的是额外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零边际成本指的是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为零。仔细推敲,作者强调的这个零边际成本的主题有问题。由零边际成本到产品免费,这是有理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数学表达式为 p=mc),指的是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没有人能够操纵价格,所有的人都是价格接受者。生产者在做生产决策时,面对市场价格决定自己的产量,最大化利润决策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由此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水平。但书里的逻辑却是反过来,由边际成本为零,推导出产品价格为零,这里首先有逻辑上的弊病。其次,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多样化产品的定价行为,不能单纯由边际成本决定。产品的多样性,客户群的不同,会让产品的价格产生差别。即使一个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这个产品的价格也不一定为零。一个典型的例子,火车,多一个乘客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火车票就没有免费的时候,即使是在计划体制下的国有铁路公司。

作者可能喜欢“零边际成本”这个词,但没仔细推敲含义。作者从新能源,3D打印,Coursera等,阐述这些产品的特性,展望当这些产品的边际成本都接近于零了,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什么样激动人心的变化。他把这个趋势总结为“零边际成本社会”。其实作者想说的是“免费的社会”,只是概念使用不当。

书里强调的“零边际成本社会”的真正要害,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特性——传播成本变得很小。开源的3D打印,慕课时代,讲的其实都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作者真正应该深入讨论的是知识要素的特性。当知识及信息产品替代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变成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后,社会整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信息的传播成本可能接近零,但要素的价格不会为零。能源和物流的价格不会为零,3D打印和慕课时代的教育也不会免费。要素的单位成本会下降,但要素的使用反而可能增加,对该要素加总的成本反而可能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投入不仅不会变得更加“免费”,反而会更加“昂贵”。

去中介化的颠覆?

去中介化,也是流行的互联网颠覆传统的例子。其实,互联网销售体系去掉的是中间营销组织,也就是过去的中间商,但有更多新的中间组织应运而生。就如律师会计师对资本主义的中介意义,新的中介取代旧的中介层级,成为“知本主义”的新中介。

现有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我们看到是中间组织发展的不足正在影响着整个互联网生态圈的成长。比如淘宝的购物体系,经常遇到的是购买者不能便利搜寻到优秀的商家和商品,大家盼望能有翔实可靠的导购推荐。微信圈,也遇到特定群体的交流受制于微信现有的产品设计限制。这也诱发了其他有更贴切的社交产品的设计。在微信平台上,如何能让更多的中间组织产生、发展,满足各式的需求。这个过程并没有去了中介,反而更大程度引发中间组织和服务的发展,比如信誉评级、认证等,还有多样化的个性服务,这些无疑都将丰富中介组织的发展。

 先参与,再研究

现象只能证伪理论,并不能颠覆理论体系。理论是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颠覆理论体系的还是理论体系本身。需要有新理论框架才能颠覆。就如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和平均生活水准的提高,并不会颠覆经济学理论,而是持续刺激了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

虽然不用担心互联网对经济学理论的颠覆,但如何更快诱发新的研究框架和问题?新的理论框架目前看来还比较遥远,还没显出原型。但研究者首先必须参与互联网平台,学会使用新的互联网产品。这些产品现在都与日常的生活紧密地联系了。比如微信联络,比如手机叫车出行的滴滴快的,比如支付宝余额宝,还有Google Glass,GoPro,将要开售的Apple Watch,这些都是每日的体验,同时又刺激着我们对互联网前沿的想象和挑战。有了切身体验后才开始研究互联网现象。

所以研究者不仅得熟悉不完全合约理论,纳什谈判,拍卖理论,还得知道B2B,B2C,还有C2B。然后进一步理解数据和信息要素的特性,知道这些要素特性对生产和营销的冲击,然后理解市场结构的变化怎么与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变化结合。

企业内部的知识沉淀日新月异,而各种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大家一起来整理现象和趋势,与有兴趣的研究者配合,共同推进对现实的理解,对未来的预测。这也是学术研究需要的分工。

回到Coase研究真实世界经济学的方法,回到现实,期待突破概念限制和理论框框的理论创新,这才是理论颠覆的开始。

与在学校里做研究不一样,到了业界,好处是能直接参与、近距离观察。与借助文献和案例研究不同,直接活生生看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产品设计、面临的直接问题困难和折衷对策。又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未来策略选择,所以必须理解演化的模式和可能的方向,以及隐藏在趋势底下的动力和脉络。必须努力理解许多对未来的估计,了解科技的具体形态,体会组织变化的案例,看具体行业的创新和突破。把这些联系起来,对照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工具,便有很不一样的感受。业界这边一大堆可以研究的问题堆在那里等着,学界却因为发表考核的压力,研究内容不得不紧紧围绕“拿到数据、整出结果、努力发表”的套路,对新领域冒险尝试的好奇心和勇气不是很强烈。

(编辑:时光)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