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姚景源: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11月15日举行的2015北京大学成都金融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进行了主题发言,姚景源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究其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是增长方式与结构问题,创新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人口红利已消失
 
姚景源称,再过一个半月,将进入到中国“十三五”时期,而五中全会给十三五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即这将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但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个多重矛盾迭加的挑战和困难。  
 
事实上,中国经济究其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是增长方式与结构问题,如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和整个世界经济周期性和外部环境有关系,但是姚景源主张更应该从内在自身的原有找起。
 
 “我一直认为中国经济现在下行的突出的矛盾问题,其实是我们增长方式与结构问题长时间累积的结果”,姚景源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速更多的是依赖出口与投资,出口方面,从80年代算起,过去30余年,中国基本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但现在中国出口已经降为负增长。为什么出口从过去的20%、30%的增长,降到现在的负增长?有外部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应该找我们内在的原因。”
 
进一步讲,分析中国的出口,会发现一个特点,即中国现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体上还是不错的。而问题主要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
 
数据显示,中国有七大劳动力的出口产品为,纺织、服装、箱包、玩具、家具、鞋、塑料制品,但上述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2013年一季度出口增长率是22.2%,2014年从22.2%掉到0.2%,而今年全线是负值。
 
为什么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增长率出现急剧的下降?姚景源认为,根本上是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3年净减少244万,2014年减少370万。这意味着现在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以200、300万的速度在减少。所以现在中国的一个状况是,劳动力的成本急剧上涨。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在2010年每月为1960元,去年2864元,今年9月份已经上涨到3052元”。
 
投资具有双重性
 
观察中国的企业,外向的表现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PPI,出厂价在往下掉。内在的,以劳动力价格这样一个成本优势在急剧上涨。
 
“所以现在不要仅仅局限于讲经济下行,一定要看到下行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姚景源表示,“它揭示出的是工具性的东西。比如现在出口的下行反映出,中国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并用低价格商品打天下,干出口的方式,已经到此为止,不可持续。”
 
另一方面,姚景源表示,中国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迅速推进的局面。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但是全国养老金平均水平太低,没有做到全覆盖。社会保障还远远不足,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均GDP已经超过一万美元,“但中国现在人均GDP才是7500美元。所以应当说在这种状态下,中国是一种未富先老的状态。显然这种状态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重新调整我们的政策”。
 
事实上,在过去,中国更多的依赖投资这驾马车拉动经济,中国的投资率在过去30多年比世界投资率的平均率高10%到20%。
 
但姚景源表示,投资有两重性,当投资投入的时候,它会创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一旦投资完结,它就会形成供给能力。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出现大量的投资,会形成大量拉动经济的效应,但是同时也会形成大量的生产供给能力。当大量的生产供给能力形成之后,如果消费不能得到相应提高,那么产能过剩就摆在我们面前。
 
因此中国现在产能过剩,是过去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造成的结果。现在在中国经济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便是产能过剩,如中国的钢铁目前拥有11亿吨的生产能力,但去年仅生产8亿2千万吨,造成了3亿吨的生产能力闲置。同时,水泥、煤炭行业也出现和钢铁行业一样的问题。
 
“显然这种状况,要求中国政府必须要想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因为如果我们不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经济不可能持续。现在中央提出四个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淘汰一批,来化解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因此,姚景源更主张转移一批。这次五中全会在新的发展理念当中,再次提出开放,这意味着我们不要像过去那样只注重出口,未来我们应该注重进口,把出口进口并重。同时在新的一轮开放当中,更应当重视产能合作,就是让中国的产能走出去。这样的话,我们既有助于使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然后对中国经济,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措施。
 
创新将是经济增长关键
 
“因为参与十三五规划当中的开放的一部分的工作,我从前年开始,就做了很多调研。我确实看到我们很多企业,在走出去方面,他们走出了很宽阔的路径”,姚景源表示,“但是淘汰上,我们还是要谨慎。因为毕竟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到就业问题,而就业是整个经济下行的一道底线。”
 
产能问题过剩,除了我们过去长时间靠投资拉动经济所累计的负效应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尽管第二产业有了辉煌的成就,但还是处在中低端,其问题是大而不强。
 
原因还是缺少核心技术。比如汽车,尽管现在全世界,每生产4台汽车,有一台在中国制造,但是中国汽车现在在市场上主体是合资品牌。在合资品牌上,一部汽车的利润,是80%是归外方,我们只有20%。
 
所以显然这种状况,它不可能支撑中国经济,以及推动中国走向全面小康。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第二产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
 
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靠什么呢?非常重要的要靠创新。而且要看到当今的创新,它带有颠覆性、毁灭性。
 
举一个例子,上海单体大中型商场加在一起有54家,这54家商场去年一年销售额309亿,而11月11日当天,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就达到了900多亿。
 
因为在根本上,电子商务是一种创新,它是对我们传统商业营销模式的创新。因为传统商业营销模式是店铺,而电子商务是互联网+。
 
根本上,电子商务其实是一种创新,它是对我们传统商业营销模式的创新。因为传统商业营销模式是店铺,而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所以创新带有颠覆性,李克强总理明确的讲,未来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两大发动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显然我们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要创新成为一个支撑中国经济最根本的动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觉得未来,把握中国经济,有这么多的困难,有这么多的挑战,五中全会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这五年是中国发展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那么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在这五年,我们在这个决胜阶段,我们能够把握住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我们在这个新常态下,就能发现新的机遇。我一直强调,其实我们中国,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这个过程,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阶段,应该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上述内容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姚景源口述内容整理)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