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鲁里埃尔•鲁比尼:希腊应该退出欧元区

  希腊陷入了无力偿债、竞争力低下和经济日益凋敝的恶性循环。严苛的财政紧缩令局面雪上加霜,其公共债务与GDP比例正逼近200%。要想摆脱困境,希腊必须从现在开始一场有序的违约,主动退出欧元区,并重新采用德拉克马(drachma,原希腊货币)。

  欧洲最近拿出的债务转换协议无异于敲竹杠,协议中的债务减免力度远低于希腊所需要的水平。如果你仔细对相关数字加以推敲,再考虑到债权人可从中得到的巨大好处,你就会发现,此项计划中真正的债务减免实际上接近于零。对希腊来说,目前的上策是拒绝这项协议,同时以违约作为威胁,重新磋商达成一项更合理的协议。

  然而,除非希腊的竞争力能够迅速得到恢复,否则,即便该国公共债务得到切实而重大的减免,其经济也无法恢复增长。而经济无法恢复增长,其债务就仍然不可持续。但问题在于:所有可能使竞争力得到恢复的选择,都要求货币的实际贬值。

  第一种选择是欧元大幅贬值,在美国经济疲软、德国竞争力超强的情况下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对策是通过实施结构性改革,使生产力的增长超过工资的增长,从而迅速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这种做法同样不可行。德国采取这种做法,花费了10年时间才恢复了竞争力。希腊不能在萧条中耗上10年。

  第三种选择是物价和工资迅速通缩,即“内部贬值法”。但这样一来,在未来5年内,希腊经济将日趋凋敝,同时公共债务将变得更加不可持续。

  因而,从逻辑上来说,既然前三种选择都不可行,退出欧元区就成了唯一的出路。重新采用各国原有的货币、并使其大幅贬值,将使竞争力和经济增长迅速得到恢复。这在阿根廷等许多放弃盯住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都曾有过先例。

  当然,这一过程将充满痛苦。最大问题是那些核心欧元区金融机构将蒙受资本损失。一夜之间,希腊政府、银行和企业背负的欧元外债将会骤增。但这些问题是可以克服的。阿根廷在2001年就这么做过,当时该国将美元债务“比索化”。美国在1933年实际上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它将本币贬值69%,同时废除了美国国债的黄金条款。对于希腊而言,单方面将欧元债务“德拉克马化”将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一过程中,欧元区主要银行和投资者也将蒙受巨大损失,但这些损失同样是可控的——只要对这些机构进行适当、力度足够的资本重组。但遗憾的是,要想避免希腊银行业体系在退出欧元区后发生内爆,可能不得不被迫采取阿根廷式的措施,例如银行假期和资本管制,以防出现混乱局面。

  在实践中,这种做法也将造成附带损害,但只要退出过程井然有序,并且国际社会为希腊银行资本重组提供了支持,并资助该国完成财政和外部收支方面的艰难过渡,这种损失将是有限的。一些人认为,在退出欧元区的情况下,希腊的实际GDP将远低于施行艰难通缩的情境。但这种说法存在逻辑缺陷:就算采取了通缩做法,希腊经济及其财富的实际购买力也会下降,因为其货币实际上出现了贬值。而选择“退出路径”,通过名义和实际的贬值,希腊经济将迅速恢复增长,从而避免在未来10年内陷入萧条与通缩并存的局面。

  那些声称希腊危机蔓延将把其他国家拖下水的人,对此也持否定态度。其他外围国家与希腊存在同样的债务可持续性和竞争力问题。例如,葡萄牙最终可能也不得不重组债务,并退出欧元区。

  至于流动性欠缺但具有潜在偿付能力的经济体,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不管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它们都需要欧洲提供支持。实际上,在目前这个时候,如果欧洲不提供流动性支持,几乎可以肯定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公共债务会面临自我实现式的追讨。那样的话,目前浪费在为希腊的私人债权人纾困上的大量官方资源,也可以用于对那些国家、以及其他外围国家的银行实施隔离保护。

  希腊退出欧元区还可能带来间接的好处。其他遭受危机重创的欧元区经济体,将有机会自行决定去留问题:是效仿希腊退出,还是留在欧元区?它们将承受自己所做决定的全部代价。不管希腊怎样做,欧元区的银行现在必须尽快进行资本重组。为此,欧盟有必要制定一项全新的、覆盖全体成员国的计划,而且这项计划不能建立在那些不靠谱的估算和压力测试的基础之上。希腊退出欧元区,可能会成为这样一项计划问世的催化剂。

  冰岛近来的经历,以及许多新兴市场过去20年的经历,说明对外债进行有序的重组和削减,是能够使债务可持续性、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得到恢复的。与这些事例一样,退出欧元区将给希腊带来巨大的附带损害,但这些损害是可以控制的。

  如同一段已然破裂、不得不分道扬镳的婚姻,最好有那么一些规则,来降低双方的分手成本。但即便有这样的规则,分手和离婚也是痛苦而代价高昂的。千万别弄错:(希腊)有序退出欧元区将十分艰难。但是,眼看着希腊经济和社会缓慢而无序地内爆,则会糟糕得多。

  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系鲁比尼全球经济咨询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董事长、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经济学教授、《危机经济学》(Crisis Economics)的合著者。在鲁比尼全球经济咨询公司的网站上可找到本文的完整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