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企如何更具全球竞争力


 

战略选择对组织的未来至关重要。当下,中国公司正在规划下一步的增长战略,那他们应该继续专注中国本土业务,还是将注意力转向国外呢?10月24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的一场题为“全球思维,本土冲击——中国企业如何成长得更具全球竞争力?”的论坛上,几位来自全球知名商学院的院长发表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论坛由圣托马斯大学商学院院长Stefanie Lenway主持,参与研讨的嘉宾包括诺丁汉大学商学院院长Martin Binks、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院长Alison Davis-Blake、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吕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院长Chris Styles、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Tan Kok Hui以及纽约大学商学院副院长Eitan Zemel。

嘉宾们围绕中国企业如何提升全球竞争力,以及商学院如何培养既具备全球视野、又拥有本土化意识的商界领袖展开了充分讨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院长Chris Styles说,现在大部分企业都选择到欧美等发达市场进行竞争,他不认为这是个明智的选择。他说,其实这些企业在吸引力更低的发展中市场,或许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独占鳌头。Chris Styles还认为,细分市场很重要,企业要多关注终端用户和中间用户的价值。

纽约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上海纽约大学商业与工程学院院长Eitan Zemel则从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方面进行补充。他强调,创新和质量是很重要的两点。对于中国企业的质量把控,Eitan Zemel并不是很乐观,认为其很难超越日本和韩国。Eitan Zemel还分享了上海纽约大学商业与工程学院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经验。该学院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各占一半,混居住宿,以方便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要想让学生理解另一类文化,首先必须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白文化多样性。”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院长Alison Davis Blake说。此外,诺丁汉大学商学院院长Martin Binks表示,培养全球视野学校和学生各有责任。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不要害怕差异化。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Tan Kok Hui在谈及本学院中国学生的教育时,提出最大的挑战是让学生认识外面的世界。他说,许多中国学生总是会以中国具体国情不同为借口,习惯性地拒绝接受新事物。Tan Kok Hui还指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的两大问题,一方面,中国企业缺乏长久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另一方面,中国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也阻碍了企业走出国门。

与数位院长为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出谋划策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提出企业不能过度追求海外发展。首先,部分企业只适合本土发展,到海外反而水土不服;其次,许多企业还缺乏跨文化交流经验,需要长期学习积累,不能盲目扩张。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吕源同意毛基业的观点,认为全球化和国际化是一个制度性的过程,中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消费文化,还需汲取更多经验、不断完善。

 

最后,嘉宾们和听众还就如何应用新技术、跨文化交流、中国企业威胁论、国企私企差异等问题展开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全球思维,本土冲击——中国企业如何成长得更具全球竞争力?”分论坛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的一部分,该论坛吸引了全球近40所顶级商学院的院长莅临参加。

(撰稿:丁怡婷   摄影:宋建锋  付斯 编辑:董金鹏  绳晓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