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井奎的介绍!借这个机会,我也要感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会、评委会将这个荣誉给到我们这本书。当初写这本书并非盯着获奖来的,但能够获得学术界的认可,我们还是感到非常欣慰。主持人给我20分钟时间,我想跟大家谈三点:一、我们为什么写这本书;二、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三、这一年多来我们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一、写作缘起
其实,这本书的写作起始于2010年,当时我在长江商学院给EMBA上《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创新》的课程,但是我发现国内可用的好的教材很少,于是我就和我的研究助手一道将我自己包括跟合作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中国经济问题所做的研究和思考,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百多页的讲义稿,当时比较受学员们其中包括不少政府官员的欢迎,认为对他们很有帮助。
但是,在随后的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发现仅仅是就经济改革而谈经济改革,太过局限,并且经济改革的单兵突进和其他方面改革的滞后已经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短板效应,经济改革本身遇到了诸多难以突破的瓶颈。另一方面,不均衡的改革和发展路径,也使得中国面临成就巨大但问题也突出的“两头冒尖”现象,这使得我们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全方位联动改革之路才行。为此,我们对书稿的整体定位做了扩展,期间反复修改了几十遍。
由于忙于其他一些事情,书稿迟迟未能付梓出版。在2013年书稿行将定稿出版的时候,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许多改革决策和措施,与书中很多提法、建议和呼吁接近,甚至是相同,因此我们又对书稿进行修改,修正其说法,其中也包括对许多改革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印证。
书名之所以确定为《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有这么几点考量:
一是书的结构篇章安排使然,除了总论的一章之外,我们是从第一部分5个章节的历史回溯出发,到第二部分12个章节的内在逻辑分析,再到第三部分14个章节的未来改革展望。整个论述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成功变革,以此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让中国能长治久安;
二是分析手段的选取。一个经济“科学”家与一般的经济学家的差别在于作经济分析时是否采用了三要素,即理论,要有内在逻辑的理论分析;历史,要有大视野的历史比较分析;统计,要有数据,有实证的量化统计分析,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这本书力求实现这三者的平衡。
二、核心内容
我们这本书以探明中国改革的路线和战略为主题,通过历史大视角(特别是过去170多年的四次大变革)和国际宽视野的纵深横阔考察,国内外经济社会实践的纵横向比较,运用现代经济学尤其是关于激励和信息的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手段,来回顾改革、理解改革、求解改革及深化改革,把对改革问题的探讨建立在注重理论内在逻辑、历史经纬爬梳和数据统计分析有机结合的坚实基础之上,主要对如下12个最基本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
合内在逻辑的具体解答:
1、道格拉斯•诺思之问:怎样才能从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制度过渡到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好制度?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从非理想状态向理想状态过渡?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如何互动,谁应该先开始?如何看待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异同?
2、计划与市场的本质差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在哪里?一个国家如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为什么说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及人与自然的核心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构建是完全一致,激励相容的?
3、中国改革之谜:为什么在缺乏现代经济学公认的可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取得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继而,为什么历史上一些大的变革,如商鞅、王安石和清末维新派变法无不以失败告终,而只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中国改革贡献了哪些经验?
4、中国模式与中国路径:改革成就巨大是否意味着中国已找到一个与现代发达社会截然不同的现代化终极发展模式?政府对社会经济高度介入和干预、国有企业站主导地位的“中国模式”能让中国实现富民强国,长治久安吗?初始条件和改革路径的差异,是否意味着一国实现富民强国和现代化的终极发展模式也不同?
5、富民强国的内在逻辑:富民与富国,谁先谁后?富民强国的经济学内在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是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而不是国有经济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
6、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为什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同等重要?如何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摸石过河”),形成上下一致的改革共识和激励兼容?
7、深层次问题及其对策:中国未来发展面临哪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应对?
8、政策调控与制度治理之争:指导和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及所面临的贪腐问题主要是靠制度建设,还是靠大事干预经济活动,频繁地使用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和行政、党纪手段或国家机器?如何看待经济理论关于“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争论?
9、联动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全方位的联动改革?
10、政府、市场与社会:为什么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于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而不只是政府与市场的治理边界?如何定位社会自我治理和文化伦理在国家公共治理中的定位和作用?
11、政府职能转变:为什么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及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为什么好的治理三要素是:法治、执行力、民主监督?
12、效率、公平、改革、发展、稳定、创新:为什么要在效率公平的前提下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中加入创新的维度?如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从国际体系追随者向未来世界领导者的转型?
其核心结论有三:
1、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长治久安,必须注重两个逻辑:发展的逻辑和治理的逻辑,否则会造成各种问题和危机,其关键是政府的定位必须恰当。
2、从而其关键是,只有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治理边界,通过三者各归其位又互动互补的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要正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用好成功改革的方法论,要让改革成功,必须灵活运用“明道、树势、优术、抓时”四位一体的改革方法论来进行系统的全方位联动改革。
三、新的思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四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姊妹篇,是新一轮改革中的重要里程碑式文件,提出了很多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论述和战略布局,并分别提出了336项和180多项改革举措,值得高度肯定。特别是国家治理被提到了与“四个现代化”相比拟的第五个现代化的高度,这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必要的。
但感觉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小差异,其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决议中要做的事情很快就落实下去了,对于改革有高度的共识,且从上到下提升了一批改革的干将作为改革破题者、推动者和操盘手,很快就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开放关键过程中都是理论探讨先行,在关键的时候往往能得到中央高层的权威表态和一锤定音。无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还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讨论的一锤定音,都是对于改革方向的确认和定向,很快统一了思想,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共识,对其后的市场化改革开放有不可磨灭之功。
现在国内外都很关心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增长持续下滑问题。其原因当然很多,包括一定的外部因素,但深层次因素是自身内部的体制转型滞后造成的。但不少人不从根源上找原因,由此产生现在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误区,如我前天在北京财新峰会所提及将中国的增速和发达国家的增速进行简单类比,从而将危机当成成绩;将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和国企这些生产性行业或单位当成变相的社会救济制度和保障制度而鼓吹,从而认为国企好,民企靠不住;将当前出现许多问题认为是改革惹的祸,从而认为往回走,否定改革也是改革。
由于这些误区和错误的看法,现在从上到下对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和内在动力机制,所以就出现了“上面猛加油门,中层挂空挡,下面频踩刹车”的现象。并且,一旦遇到问题,政府就想到或仍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去解决,其负面作用很大,不可能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就仍然面临的是一个发展型的政府,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出现“重政府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的“三重三轻”现象。实际上,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改革越往后推,改革空间越小,代价越大,难度也越大(如房产税、遗产税的改革)。创新驱动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实实在在的市场化改革。
我就先简单地讲到这里,互动环节中会涉及到书中其他内容。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